[发明专利]身份识别方法、建模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8067.3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培;熊健皓;赵昕;和超;张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8 | 分类号: | G06V40/18;G06T17/00;G06T7/11;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识别 方法 建模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建模方法及设备,所述身份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同一只眼球的多个眼底图像,所述多个眼底图像是以多个不同的拍摄角度所拍摄的眼底图像;利用所述多个眼底图像建立眼底血管三维模型;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眼底血管三维模型与预存眼底血管三维模型进行比对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建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普遍用于身份识别。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或者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例如现有的智能手机利用虹膜识别技术对系统进行解锁或实现支付功能(类似的操作属于身份识别操作)。对于这种技术,目前可以以伪造的虹膜照片骗过手机上的虹膜扫描器。破解者可利用使用者自行上传到网路上的自拍照取得虹膜,或是透过数位相机的夜间模式或关闭数位相机的红外线过滤功能就可拍下堪用的虹膜照片。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生理特征容易被获取或复制,比较容易被破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模型建立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同一只眼球的多个眼底图像,所述多个眼底图像是以多个不同的拍摄角度所拍摄的眼底图像;
利用所述多个眼底图像建立眼底血管三维模型,所述眼底血管三维模型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同一只眼球的多个眼底图像,所述多个眼底图像是以多个不同的拍摄角度所拍摄的眼底图像;
利用所述多个眼底图像建立眼底血管三维模型;
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眼底血管三维模型与预存眼底血管三维模型进行比对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
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多个眼底图像建立眼底血管三维模型包括:
分别从所述多个眼底图像中分割出血管图像;
利用分割得到的多个血管图像建立眼底血管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分别从所述多个眼底图像中分割出血管图像,包括:
将所述眼底图像划分为多个图像块,并利用分割模型分别针对各个所述图像块中的血管影像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图像块;
利用分割图像块拼接出血管图像。
可选地,所述分别从所述多个眼底图像中分割出血管图像,包括:
利用分割模型采用自循环处理方式针对所述眼底图像中的血管影像进行分割,在达到设定的循环终止条件时输出血管图像,在自循环过程中,所述分割模型以当前的输入数据和针对当前的输入数据提取的血管特征数据进行叠加作为下一次的输入数据,所述血管图像是根据循环终止时的输入数据和血管特征数据的叠加结果得到的图像。
可选地,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眼底血管三维模型与预存眼底血管三维模型进行比对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包括:
分别提取所述用户的眼底血管三维模型和预存眼底血管三维模型的设定位置的三维数据;
通过比对所述设定位置的三维数据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
可选地,所述设定位置是血管交叉点。
可选地,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眼底血管三维模型与预存眼底血管三维模型进行比对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用户的眼底血管三维模型和预存眼底血管三维模型的全部三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