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的水下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8424.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棠邑科创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生 水下 探测器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仿生的水下探测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左侧可啮合的连接有探测装置,通过所述动力装置可驱动所述探测装置进行探测,所述动力装置右侧连接有脱离装置,当有海洋生物威胁到探测器时,通过所述脱离装置可抛出引诱剂,本发明可通过人为遥控来控制探测器,而且同时对海底环境以及探测器周围环境进行探测监控,避免探测器突然被海洋生物吞食,当有海洋生物对探测器有威胁时,探测器可将引诱剂脱离出来并加速逃离,基于蜥蜴等生物的逃生特性,引诱剂可吸引海洋生物并可被消化降解,不会威胁到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探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仿生的水下探测器。
背景技术
海洋里的生态系统比陆地的生态系统复杂很多,而且海洋里还有很多清洁能源,但是人类在海底进行发掘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方便,甚至会遇到危险,一般会使用无人的水下探测器对海底环境进行初步探测,但探测器还是容易被海洋生物吞食,不仅浪费了时间与资源,而且失去了探测的数据,还会对吞食探测器的海洋生物造成生命威胁,本发明阐述的一种基于仿生的水下探测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可通过人为遥控来控制探测器,而且同时对海底环境以及探测器周围环境进行探测监控,避免探测器突然被海洋生物吞食,当有海洋生物对探测器有威胁时,探测器可将引诱剂脱离出来并加速逃离,基于蜥蜴等生物的逃生特性,引诱剂可吸引海洋生物并可被消化降解,不会威胁到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现有的水下探测器容易被海洋生物吞食,浪费时间与资源,而且吞食探测器的海洋生物容易受到生命威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基于仿生的水下探测器,本例的一种基于仿生的水下探测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左侧可啮合的连接有探测装置,通过所述动力装置可驱动所述探测装置进行探测,所述动力装置右侧连接有脱离装置,当有海洋生物威胁到探测器时,通过所述脱离装置可抛出引诱剂,所述脱离装置左侧连接有移动装置,进而通过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机体移动,所述机体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转动杆左端固连有监控探头,所述动力装置可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并带动所述监控探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监控探头监控所述机体周围环境情况,所述转动杆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信号杆,所述信号杆电性连接于所述脱离装置并可接收电磁波,所述信号杆上端延伸到所述固定腔外,所述固定腔内固设有防水块,避免海水进入所述固定腔将所述信号杆浸没损坏。有益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体内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内固连有电动轴,所述电动轴右端连接于所述脱离装置,所述锥齿轮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轴左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主动齿轮上下两端对称且相啮合的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连有从动轴,所述锥齿轮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的设有直齿轮腔,所述从动轴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延伸到所述直齿轮腔内且固连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左端可啮合的连接于所述探测装置,启动所述电动机,进而通过所述电动轴驱动所述脱离装置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同时所述电动轴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探测装置。
有益地,上侧的所述从动轴上端固连于所述转动杆,上侧的所述从动轴转动并可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棠邑科创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棠邑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下潜式水域监测机器人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动力船舶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