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9645.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博谋;何勇;王学利;李乃强;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J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立构聚 乳酸 多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PLLA和PDLA溶解于温度为T1的二甲基系列溶剂中得到聚乳酸溶液后,将聚乳酸溶液以0.5~10℃/min的速率降至温度为T2得到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T1≥50℃,T2≤25℃,二甲基系列溶剂为DMF、DMSO或DMAc;最终制得的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为具有全立构晶体形态且呈现多孔结构的聚乳酸微球。本发明的一种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溶剂可以经过回收、分离后再加以使用;采用该方法制得聚乳酸多孔微球,应用范围广阔,可作为药物控释材料、细胞载体、化妆品、塑料、涂料添加剂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是一种以淀粉发酵的乳酸为原料聚合而成的绿色高分子材料,具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包装材料、一次性用品、纺织服装、工程塑料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然而普通聚乳酸材料耐热性差(热变形温度在60℃左右)、易水解的缺陷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立构复合聚乳酸是将PLLA 和PDLA混合,通过特殊处理工艺制得的一种具有高耐热和抗水解性能的聚乳酸,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多孔结构微球因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在吸附与分离、多相催化和生物医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由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制成的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能够兼具立构结构和多孔结构的优点,将在药物控释、细胞载体、组织工程支架、添加剂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然而现有技术尚且无法制得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文献1(Polymer,2016,90,242-248.)通过星型结构的聚左旋乳酸和直链的聚右旋乳酸以1,4-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为溶剂,使用的低分子量聚乳酸(重均分子量4.0万以下),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制得具有全立构晶型的聚乳酸微球,但表面光滑,没有微孔结构;文献2(Macromolecular RapidCommunications,2014,35,1949-1953.)以氯仿作为PLLA和PDLA的共溶剂,通过喷雾干燥制得表面光滑的全立构聚乳酸纳米微球,但喷雾干燥所用溶液浓度小 (0.25g/100ml),制备效率低,没有微孔结构;文献3(Materials Letter,2018,211,146-148.)通过硅烷将 PLLA和PDLA交联的方法制得立构聚乳酸微球,但也使用的是低分子量聚乳酸(重均分子量0.8万),所得微球表面没有孔洞结构;文献4(化工进展,2018,37(5):1875-1880)和5(CN109012519A)将聚乳酸/四氢呋喃溶液在-30℃淬火,发生相分离,得到球状多孔的聚乳酸微球,但低温快速冷却不利于全立构晶体的生成,难以得到全立构的聚乳酸微球,低温处理也不利用大规模生产。
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兼具全立构晶型和多孔结构的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聚乳酸微球不能兼具全立构晶型和多孔结构的问题,提供一种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将PLLA和PDLA溶解于温度为T1的二甲基系列溶剂中得到聚乳酸溶液后,将聚乳酸溶液以0.5~10℃/min的速率降至温度为T2得到全立构聚乳酸多孔微球, T1≥50℃,T2≤25℃,二甲基系列溶剂为DMF、DMSO或DMAc。
现有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采用的溶剂一般为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和氯仿等,DMF、DMSO或 DMAc也可以用于溶解聚乳酸,但溶解后得到的不是粘稠的高分子溶液,虽然看起来澄清、透明,但因没有粘度,使得加工、制造困难,因此现有技术未见采用DMF、DMSO或DMAc作溶剂制备聚乳酸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9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