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达林顿阵列模拟电磁继电器开关量输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0303.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兴;赵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31/333;H03K17/615 |
代理公司: | 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达林顿阵列 中央处理模块 模拟电源电路 时钟电路 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开关 电磁继电器 电路板开关 继电器负载 模拟开关量 嵌入式技术 输入时钟源 待测目标 电源电路 工作电压 降低功耗 输出系统 输出信号 输入模块 信号输出 减小 电路 实物 节约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达林顿阵列模拟电磁继电器开关量输出系统,包括:电源电路、模拟电源电路、时钟电路、中央处理模块和达林顿阵列模块;所述模拟电源电路为中央处理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所述时钟电路为中央处理模块提供外部输入时钟源;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达林顿阵列模块相连接、控制达林顿阵列模块进行信号输出;所述达林顿阵列模块用于模拟待测目标电路板开关量输入模块的输入信号。本发明仅利用嵌入式技术、利用达林顿阵列模拟开关量输出信号,无需真正的电磁继电器件实物和继电器负载电路,减小了继电器在实际工作中的不利影响,因此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功耗、提高了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达林顿阵列模拟电磁继电器开关量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ULN2803是一个有大电压和大电流的八路达林顿反向驱动器。当ULN2803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此时继电器吸合。当ULN2803输入端接收到低电平时,ULN2803内部三极管不导通,此时输出的是高阻态。继电器是弱电信号控制强电信号的关键元器件,当微控制器发出负载关断信号时,继电器将切断负载电源,反之亦然。如果继电器的负载为电机,此时可实现电机的转动和停转。
在开关量输入电路的检测和调试中,经常需要电磁继电器来输出开关量信号。电磁继电器由于存在响应速度较慢、触点动作噪音较大、机械动作使用寿命较低、温度特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以及占用电路板面积较大等原因。使得在测试其他电路的过程中出现功耗较大、成本较高、响应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达林顿阵列ULN2803芯片设计电路,模拟继电器的开关量输出信号,无需增设外围电磁继电器负载电路,开关量输出信号不通过继电器负载驱动,而是直接由达林顿阵列传输,其中具体方案是:一种达林顿阵列模拟电磁继电器开关量输出系统,具体包括:电源电路、模拟电源电路、时钟电路、中央处理模块和达林顿阵列模块;
所述模拟电源电路为中央处理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同时为达林顿阵列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所述时钟电路为中央处理模块提供外部输入时钟源;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达林顿阵列模块相连接、控制达林顿阵列模块进行信号输出;
所述达林顿阵列模块用于模拟待测目标电路板开关量输入模块的输入信号。
所述达林顿阵列模块包括两片型号为ULN2803芯片,所述达林顿阵列模块接收中央处理模块传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低电平有效的开关量信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达林顿阵列模拟电磁继电器开关量输出系统,该系统利用达林顿阵列控制开关量输出信号,从而方便地模拟电磁继电器控制开关量输出信号的实际工况。通过该装置还可实现多路开关量输出信号的工况模拟,因此该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成本低廉等特点,可以用于开关量输入电路的生产、调试和质量检测工作。另外该系统在大大缩减电路开销的同时,不影响系统测试功能的实现。从而对开关量输入电路是否进行正常工作提供依据,达到检测开关量输入电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ULN2803内部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达林顿阵列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MCU程序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0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