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0567.0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朴尚云;王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15/20;B32B3/12;B32B7/12;B32B33/00;B32B37/12;B32B38/00;H01M2/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铝板 电池盖 新能源车 编织布 安全要求 难燃材料 增强材料 玻纤 三明治 成型工艺 传统材料 复合玻纤 复合轻质 结构材料 树脂材料 整体比重 轻量化 轻质 制作 替代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车领域,涉及一种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采用轻质蜂窝铝板为主要增强材料,上下两面复合玻纤编织布来替代目前普遍应用的重质树脂材料,从而达到轻量化目的,选用的材料均属于难燃材料,符合安全要求。还提供该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采用以蜂窝铝板为主要增强材料并复合轻质玻纤编织布的“三明治”结构材料,整体比重小,其电池盖成型工艺为压制成型工艺;由于与传统材料材质相差较大,蜂窝铝板电池盖比SMC电池盖降重近30%~40%;选用的蜂窝铝板和玻纤编织布均属于难燃材料,符合安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乘用车技术领域中,轻量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新能源车即电动车的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着轻量化技术问题。目前,国产电动车的蓄电池电池盖材质大多为复合树脂材料,如SMC,缺点是材质的比重较大、可燃,产品质量重,不利于降低能耗,其电池盖成型工艺为模压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采用轻质蜂窝铝板为主要增强材料,上下两面复合玻纤编织布来替代目前普遍应用的重质树脂材料,从而达到轻量化目的,选用的材料均属于难燃材料,符合安全要求。还提供该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采用以蜂窝铝板为增强材料并复合轻质玻纤编织布的三明治结构材料制成,所述玻纤编织布和蜂窝铝板从上至下按玻纤编织布Ⅰ1、蜂窝铝板2和玻纤编织布Ⅱ3依次排列并粘接成复合体,复合体上下两面喷涂PU面漆。
上述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出大于成型所需尺寸的玻纤编织布和蜂窝铝板2;
B、从上至下按玻纤编织布Ⅰ1、蜂窝铝板2和玻纤编织布Ⅱ3依次排列对齐,在玻纤编织布Ⅰ1和玻纤编织布Ⅱ3对应中部蜂窝铝板2的的一面上均匀涂一层聚氨酯粘接剂;
C、在蜂窝铝板2的上下两个对应玻纤编织布的面均匀涂一层聚氨酯粘接剂;
D、把玻纤编织布Ⅰ1和玻纤编织布Ⅱ3与蜂窝铝板粘接成复合体;
E、通过自动喷涂设备4在玻纤编织布与蜂窝铝板复合体上下两面喷涂PU面漆;
F、把复合材料整体放入电池盖模具中压制成型;
G、取出成型件,通过专用工装定位,修复成型件的边缘及装配孔位,使其形成完整的电池盖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F,所述模具带有加热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蜂窝铝板新能源车电池盖采用以蜂窝铝板为主要增强材料并复合轻质玻纤编织布的“三明治”结构材料,整体比重小,其电池盖成型工艺为压制成型工艺;由于与传统材料材质相差较大,蜂窝铝板电池盖比SMC电池盖降重近30%~40%;选用的蜂窝铝板和玻纤编织布均属于难燃材料,符合安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的玻纤编织布的示意图;
图2为蜂窝铝板的示意图;
图3为三明治结构示意图;
图4为蜂窝铝板与玻纤编织布“三明治”结构复合件示意图;
图5为自动喷涂设备示意图;
图6为带模具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池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0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隐身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