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导电轨的接头装置及具有其的导电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0651.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蔡梦媚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导电 接头 装置 具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导电轨的接头装置及具有其的导电轨系统。所接头装置包括:固定轨和移动轨,移动轨设在固定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移动轨内设有第一轨道槽;过渡连接件,过渡连接件具有连接端以及滑动端,连接端连接在固定轨上,滑动端与第一轨道槽滑动配合;第一压件,第一压件固定在固定轨上且位于过渡连接件的远离固定轨的一侧;第二压件,第二压件固定在移动轨上且位于过渡连接件的远离移动轨的一侧。本发明的接头装置,通过过渡连接件的连接端固定在固定轨,滑动端能在移动轨的第一轨道槽内滑动,在导电轨热胀冷缩而产生长度方向伸缩时,本发明的接头装置能更牢固的连接在固定轨和移动轨之间,从而提高导电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导电轨的接头装置具有其的导电轨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中接触轨供电线路日趋增多,膨胀接头在接触轨供电线路中起到机械连接、电气连接的作用,同时补偿供电线路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伸缩量,是整个接触轨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装置。
相关技术的膨胀接头连接在两个导电轨之间,但是在两个导电轨相对运动时膨胀接头容易发生晃动而使两侧的导电轨的连接存在不稳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导电轨的接头装置,使移动轨和固定轨在相对移动时更稳定,从而提高导电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接头装置的导电轨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导电轨的接头装置,所述接头装置包括:固定轨和移动轨,所述移动轨设在所述固定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移动轨内设有第一轨道槽;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具有连接端以及滑动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在所述固定轨上,所述滑动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槽滑动配合;第一压件,所述第一压件固定在所述固定轨上且位于所述过渡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固定轨的一侧;第二压件,所述第二压件固定在所述移动轨上且位于所述过渡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移动轨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导电轨的接头装置,由于过渡连接件的连接端固定在固定轨与第一压件之间,过渡连接件的滑动端能在第一轨道槽与第二压件之间滑动,因此可以保证导电轨在热胀冷缩时,即使移动轨相对于固定轨移动,过渡连接件也能牢靠的使移动轨连接在固定轨上,使移动轨和固定轨在相对移动时更稳定,保证了接头装置的连接效果,从而使得两根导电轨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以提高导电轨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件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过渡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限定所述过渡连接件在所述移动轨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沿所述移动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导向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导向通孔和竖直导杆,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在所述过渡连接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过渡连接件,所述竖直导杆穿过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一长条导向孔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一防转件,所述第一防转件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内且与所述竖直导杆配合以防止所述竖直导杆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轨上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过渡连接件上设有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配合以限定所述过渡连接件在所述移动轨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槽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导向通孔,所述第四配合部为沿所述移动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条导向孔,所述第三配合部为穿设在所述第二长条导向孔且与所述第二长条导向孔滑动配合的横向导杆,所述横向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压件之间设有调节垫片以调整所述过渡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压件的避让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0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