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设备、封口方法及取袋套袋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244.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鹏;陈建敏;林义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武机械有限公司;陈建敏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54;B65B37/10;B65B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机构 灌装 纵向导轨 食用菌培养基 下料 封装 灌装封口设备 出料口 封口 灌装封口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进料口 退出 取袋 套袋 重复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设备,第一纵向导轨部设于机架上。第二纵向导轨部设于机架上。第一封装机构与第一纵向导轨部和第二纵向导轨部相连。第二封装机构与第一纵向导轨部和第二纵向导轨部相连。灌装部设于机架上。工作时,第一封装机构的进料口移至灌装部的出料口并对接进行灌装。灌装结束后第一封装机构退出并执行封装、下料操作,同时第二封装机构移至灌装部的出料口并对接进行灌装。灌装结束后第二封装机构退出并执行封装、下料操作,第一封装机构重复上述生产过程。此生产方式,使得封装机构在封装、下料等操作的同时,另一封装机构可进行灌装操作,两个封装机构交替进行生产,提高了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设备、封口方法及取袋套袋部。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行业中的生物种植,尤其是食用菌的种植,需要将食用菌种植在袋装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现阶段使用的袋装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工序如下;
工序一、灌装;
方法1、依靠手工方法将介质装入预制好的圆形塑料袋中;或
方法2、将预制好的圆形塑料袋套入简易螺杆机或立式装袋机,手工将袋子套入端口由机械推动介质装入袋中,这种方法仍依靠手工套袋;
工序二:定形、定量;
人工操作进行灌装后的袋装培养基的定性和定量,手工感觉筒的长短、重量,再从筒口加入或是倒出介质以定量,将变形的筒用手工敲击平整以定形;
工序三:(打卡)封口;
手工将袋子端口介质压整、压实让筒体整齐,筒口饱满,并清理袋口(封口处沿边洁净)做好封口要求,再由以下两种方法做封口处理:
方法A、手工方法一个个的将袋口用细线等材料绕紧方法密封;或
方法B、手工的方法将一个个的将袋口送至吕丝打卡机上打卡密封;
工序四:打眼;
手工方法将灌装后的筒体上打出若干个“眼”后,再将筒传送到下一工序(注:打眼就是在筒体上打出圆形眼,或叫“口”,以备后续接菌种使用)。由于菌种类别不同所涉及做法也不同,可依据需要菌种种类,来决定是否需要打眼。所打的眼的大小及眼的数量,这些都需要人手工来完成。
而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设备中,灌装机构仅对应一个封装机构,造成封装、下料等操作时,灌装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设备、封口方法及取袋套袋部,提高了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灌装封口设备,包括:机架、封装机构、灌装部;其中,
所述封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封装装有物料的袋子;
所述灌装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灌装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封装机构的进料口的轴线平行,所述灌装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封装机构的进料口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灌装部上套设有用于灌装所述物料的所述袋子。
本发明的灌装封口设备,所述封装机构包括横向导轨部、纵向导轨部、封口部、定形部;其中,
所述纵向导轨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横向导轨部设于所述纵向导轨部上,所述定形部设于所述横向导轨部上且所述定形部的进料口与所述灌装部的出料口的轴线平行,所述灌装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定形部的进料口位于同一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武机械有限公司;陈建敏,未经福建省闽武机械有限公司;陈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