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339.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兵;张信峰;舒伟程;吴晗;王佳雯;范义文;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31/14;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智能 舒适 液冷服 | ||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冷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该液冷服包括织物本体、调温管道和温控模块,调温管道分布在织物本体上,温控模块用于调节调温管道中液体介质的温度,温控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回收单元、混液阀、控制器、传感器和微型泵,传感器用于检测混液阀输出端液体介质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混液阀输入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度,使得从混液阀输出端输出的液体介质的温度达到控制器中预设温度阈值,以此调节调温管道中冷却介质温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液冷服温度的调控。通过本发明,按照使用者的意愿设定工作模式和工作温度,舒适性高,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
背景技术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高温环境不可避免,如夏天指挥交通的交警,烈日下的道路清洁工,露天训练的军人等常常面临35℃以上的高温,而对于某些坦克和装甲车里面的环境常常达到50~70℃,某些冶炼制造厂工作时的环境温度甚至更高,而人体的温度自我调节功能显然不能满足如此高温的降温需求,而由于场地和环境的限制,这些场所或行业不可能装有传统的制冷方式即空调系统,一旦人体温度失去平衡,不仅仅不能保证工作效率,更是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面对如此迫切个体冷却的需求,需要提出一种便携的,可较长时间保持人体热舒适性要求的个体冷却方式。
目前市场中所有的冷却服装可分为气体冷却服,相变冷却服和液体冷却服,液冷服在这三者之中相比具有较大的制冷量和较轻的重量,同时对人体不存在危害性。目前常见的液冷服系统中仅有冷却单元,制冷单元和微泵,现有的液冷服考虑到使用的便捷采用的是冰块制冷的方式,这就导致了液冷服进口水温不可调整的问题,在使用初期会带来寒冷的不舒适感。液冷服开始的目的是提供给工作人员舒适的工作微环境,将人体附近温度调节至人体舒适的范围,而目前的液冷服初期带来的寒冷感显然违背了液冷服的初衷。然而如果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方式,又会大大增加穿戴人员负担,毫无便捷性,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设计出一种具有温度可控的智能舒适液冷服,配合周围环境温度和个体冷却需求的差异,时刻对液冷服进口水温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人群和变化环境的要求,提高人体舒适性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通过对温控模块和调温管道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使得液冷服中液体介质的温度可被实时检测,并可通过温控模块中的混液阀实时调节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度,进而调节输出端的液体介质温度,以此实现温度的调控,提高液冷服的智能调控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该液冷服包括织物本体、调温管道和温控模块,其中:
所述调温管道分布在所述织物本体上,该调温管道与所述温控模块连接,所述温控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调温管道中液体介质的温度,液体介质在所述调温管道和温控模块中循环,以此实现对所述织物本体的温度的调节;
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回收单元、混液阀、控制器、传感器和微型泵,所述回收单元与所述调温管道的出口连接,用于回收所述调温管道中的液体介质,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回收单元连接,冷却介质从所述回收单元进入所述冷却单元,在所述冷却单元中被冷却,所述混液阀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冷却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回收单元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调温管道的入口连接,液体介质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入所述混液阀后,在所述混液阀中混合后从所述输出端输出,所述输出端还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混液阀输出端液体介质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所述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混液阀输入端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度,使得从所述混液阀输出端输出的液体介质的温度达到所述控制器中预设温度阈值,以此调节所述调温管道中冷却介质温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所述液冷服温度的调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回收单元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避免冷却介质回流至所述回收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的保暖服饰
- 下一篇:一种防护气囊衣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