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组合剪力墙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437.9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强;张爱林;张艳霞;闫维明;徐祥智;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1/24;E04B1/58;E04B2/60;E04B5/1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柱 连接方式 组合楼板 装配式 组合剪力墙 楼板 承重构件 独立基础 节点连接 结构体系 矩形柱 可调式 单孔 竖向 双孔 四孔 支撑 水平承重构件 抗侧力构件 装配式板柱 安装组合 板柱结构 抗侧刚度 中心交叉 剪力墙 减小 施工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组合剪力墙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可调式独立基础、单孔方形柱、双孔矩形柱和四孔方形柱为该体系的竖向承重构件,组合剪力墙模块为该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楼板与柱的连接方式和楼板与基础的连接方式为该体系的竖向承重构件与水平承重构件连接方式。可调式独立基础设置在底层装配式组合楼板底部的节点连接支撑处,单孔方形柱、双孔矩形柱分别设置在装配式组合楼板底部的节点连接支撑处,四孔方形柱设置在装配式组合楼板底部的中心交叉支撑处。通过安装组合剪力墙优化板柱结构体系,提高结构体系抗侧刚度,减小截面尺寸,减少工期、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组合剪力墙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进化,更是一场革命,不但可以推进建筑工业化及行业规模化,提高施工质量和建筑品质,加快工程进度,调节供给关系,而且有利于文明施工、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装配式房屋是采用工厂预制的标准化部件,进行现场安装。
现有的装配式房屋大多采用钢结构板柱与混凝土预制板体系或采用薄壁轻钢密肋龙骨复合结构体系,装配化程度较低,仅适用于低层房屋,若运用到多层的房屋,面临抗侧力不足等缺陷。法兰连接是方钢管柱或圆钢管柱通过螺栓连接的一种连接形式,它不但在安全性能上连接可靠,而且易于施工。
综上,本发明提出一种将组合剪力墙与新型法兰节点连接方式结合的结构体系,该体系不仅传力清晰和抗侧力大,而且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便于机械吊装、装配率高,显著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工程成本,对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组合剪力墙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板柱结构体系生产及施工中的模块化、工厂化和装配化,引入法兰连接方式,优化板与柱和板与基础的连接方式,增大节点刚度,同时,加入组合剪力墙,增大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使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可以向多高层发展,提高结构体系的建造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组合剪力墙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该体系包括可调式独立基础(1)、单孔方形柱(2)、双孔矩形柱(3)、四孔方形柱(4)、组合剪力墙模块(5)、组合楼板模块(6)、楼板与柱的连接方式及楼板与基础的连接方式(10)。
可调式独立基础(1)、单孔方形柱(2)、双孔矩形柱(3)和四孔方形柱(4)为该体系的竖向承重构件,组合剪力墙模块(5)为该体系的抗侧力构件,组合楼板模块(6)为该体系的水平承重构件,可调式独立基础(1)、单孔方形柱(2)、双孔矩形柱(3)、四孔方形柱(4)、组合剪力墙模块(5)和组合楼板模块(6)构成该体系的主体结构,楼板与柱的连接方式和楼板与基础的连接方式(10)为该体系的竖向承重构件与水平承重构件连接方式。可调式独立基础(1)设置在底层组合楼板模块(6)底部的节点连接支撑处,单孔方形柱(2)和双孔矩形柱(3)分别设置在组合楼板模块(6)底部的节点连接支撑处,四孔方形柱(4)设置在组合楼板模块(6)底部的中心交叉支撑处。组合剪力墙模块(5)为按建筑模数在工厂预制的墙体;楼板与柱的连接方式包括L型节点(7)、T型节点(8)和十字型节点(9),L型节点(7)为单孔方形柱(2)与组合楼板模块(6)之间连接形式,双孔矩形柱(3)为双孔矩形柱(3)与组合楼板模块(6)之间连接形式,十字型节点(9)四孔方形柱(4)与组合楼板模块(6)之间连接形式;在单孔方形柱(2)、双孔矩形柱(3)和四孔方形柱(4)两两之间的框架中安装组合剪力墙模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