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押品估值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468.4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旭;陈诗礼;陈海龙;徐伯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三方 评估信息 评估系统 评估请求 风险管理 信息确定 信息转发 有效结合 准确度 评估 申请 发送 返回 客户 外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押品估值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收客户发送的评估请求,并将所述评估请求中的押品信息转发至第三方评估系统,以使所述第三方评估系统根据所述押品信息确定押品评估信息,并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进行第三方押品评估,得到第三方押品估值;接收所述第三方评估系统返回的押品评估信息和第三方押品估值,并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进行押品评估,得到押品实际估值;根据所述押品实际估值和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确定押品最终估值;本申请能够有效结合外部估值数据与内部估值数据,提高押品估值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降低风险管理难度,进而对风险点进行精准把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贷款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押品估值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抵押经营类业务(客户群体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国家普惠口径客户)智能化水平较低,抵押品尤其是房产的价值评估与融资业务流程仍较为繁琐,客户及客户经理的体验不佳。同时,小微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国内外环境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平均生存年限较短,自身的经营风险较大,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贷款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银行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因受人力资源制约因素影响,很难对此类风险点进行精准把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押品估值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结合外部估值数据与内部估值数据,提高押品估值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降低风险管理难度,进而对风险点进行精准把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押品估值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发送的评估请求,并将所述评估请求中的押品信息转发至第三方评估系统,以使所述第三方评估系统根据所述押品信息确定押品评估信息,并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进行第三方押品评估,得到第三方押品估值;
接收所述第三方评估系统返回的押品评估信息和第三方押品估值,并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进行押品评估,得到押品实际估值;
根据所述押品实际估值和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确定押品最终估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评估请求中的押品信息转发至第三方评估系统之前,包括:
对所述评估请求中的客户基本信息进行贷款资质验证;
若验证结果为不通过,则返回贷款资质验证失败结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进行押品评估,得到押品实际估值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评估请求中的押品信息,得到押品初步估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进行押品评估,得到押品实际估值,包括:
根据所述押品评估信息对所述押品初步估值进行校正,得到押品实际估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押品实际估值和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确定押品最终估值,包括:
判断所述押品实际估值与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差值;
若未超过,则将所述押品实际估值与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的平均值设定为所述押品最终估值;
若超过,则判断所述押品实际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的数值;
若大于,则将所述第三方押品估值设定为所述押品最终估值,否则将与所述客户对应的客户经理发送的自定义数值设定为所述押品最终估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押品最终估值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押品最终估值的设定方式以及押品最终估值的设定方式与贷款合同审批流程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贷款合同审批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