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结合强度铜铬系复合材料的累积叠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579.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聂金凤;王龙;赵永好;李玉胜;周浩;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C37/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赵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结合 强度 铜铬系 复合材料 累积 方法 | ||
1.一种制备高结合强度铜铬系复合材料的累积叠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原材料获得:将待累计叠轧的铜铬合金裁剪成尺寸相等的板材,厚度取0.5~2.5mm;
(2)板材的表面处理:将待加工的两块板材表面进行清洗,随后进行打磨处理;
(3)板材的组装:将待叠轧的两块铜铬合金板材在四角转孔,并用细钢丝固定;
(4)叠轧: 将步骤(3)中组装好的铜铬合金板材先在高温下预热10min,随后进行单道次的轧制变形,压下率为60~70%;随后将叠轧后的板材切去裂边和毛刺,并与另一块未变形的铜铬合金板材重复步骤(2)、步骤(3)的操作,再进行高温下预热10min后叠轧,如此重复5-6次,得到包含多层界面的、厚度为0.15~0.75mm的合金板材;
(5)后续热处理:将步骤(4)叠轧最终得到的铜铬合金板材放在热处理炉中,在400~450℃保温30min,然后空冷至室温,即得到高结合强度的高强高导铜铬系材料;
步骤(1)中,所述的铜铬合金是固溶处理后的含大量添加铬元素的过共晶铜合金,添加铬元素达到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结合强度铜铬系复合材料的累积叠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预热温度,对于Cu-Cr合金,加热温度要达到8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结合强度铜铬系复合材料的累积叠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叠轧压下率与铜铬合金中铬的含量有关,铬的含量越多,叠轧压下率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结合强度铜铬系复合材料的累积叠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的热处理温度是指能满足变形后的材料经过30分钟保温后沉淀析出新相而且不发生明显晶粒长大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5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