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控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728.8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治年;黄健;谢明铭;陆建武;黄宝生;李乐;黄磊;黄炬;劳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20;G01B5/06 |
代理公司: | 45127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筋 上层 保护层 下沿 施工 楼板负筋保护层 负筋保护层 楼板混凝土 楼板 厚度偏差 直接检测 侧面 套入 浇筑 隐蔽 监控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是将侧面带有标记的薄片由侧面套入楼板的上层负筋,标记设于上层负筋之上,以标记下沿至上层负筋之间为保护层厚度,将楼板混凝土面浇筑至标记下沿位置。该施工方法可在负筋被砼覆盖隐蔽后还能直接检测保护层厚度,避免负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过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控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楼板的负筋保护层厚度缺少直接高效的监控方法。传统施工中,主要是以钢筋马凳定位负筋竖向位置,用PVC套管插入浇筑中的混凝土以测定混凝土楼板的浇筑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则为楼板浇筑厚度减去马凳高度和负筋直径。然而楼板混凝土最终浇筑厚度的测量方法有局限性,马凳的高度也容易受到的客观影响而难以精确测定,最终导致负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大,合格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控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方法,浇筑时能更好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在负筋被砼覆盖隐蔽后还能直接检测保护层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控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将侧面带有标记的薄片由侧面套入楼板的上层负筋,标记设于上层负筋之上,以标记下沿至上层负筋之间为保护层厚度,将楼板混凝土面浇筑至标记下沿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薄片为设有同心圆孔的圆片,圆片由同心圆孔套入上层负筋。薄片采用圆片,即使标记发生偏转或者被水泥浆污染,也能用尺从圆片上边缘测量,获知保护层厚度,不影响测量定位。
所述标记的标示区域近似于扇形,标示区域的下端指向圆片圆心,楼板混凝土面浇筑至标示区域的下端。所述标记以异于薄片侧面的颜色标示,一般为喷涂红漆。
优选的,所述同心圆孔的孔径比上层负筋的直径大0.1~1mm。更优的,所述同心圆孔的孔径比上层负筋的直径大0.5mm。
所述薄片的厚度为3~5mm,以4mm为最佳。
所述薄片的材质优选为聚氨酯。聚氨酯材料的弹性好,套在负筋上不易破损
所述薄片一般套于距离上层负筋的平直段末端20~30mm处。
所述楼板混凝土面浇筑至标记下沿位置的偏差范围为±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上层负筋套入带标记的薄片,浇筑混凝土时以标记至上层负筋之间为保护层厚度,能够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偏差,浇筑后薄片上端部分露出,还可通过测量露出部分来检测混凝土浇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上层负筋;2、薄片;3、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监控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薄片制作
1.1在聚氨酯棒(直径55mm、长度500mm)的圆心位置用机床开同心圆孔,由于聚氨酯材料有一定的塑性,为套入直径8mm的带肋三级钢筋,圆孔尺寸定为8.5mm;
1.2用机床把聚氨酯棒切割成4mm厚的薄片,切割速度控制在2个/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