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731.X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友华;朱沁琳;房明硕;屈靖洁;王金超;赵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颖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孤岛检测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逆变器 检测 负荷功率 输出功率 扰动 光伏发电系统 公共耦合点 二级系统 工程应用 频率发生 瓶颈技术 无功功率 有效解决 主动检测 并网点 传统的 检测法 响应 分断 关断 欠压 失配 无功 匹配 孤岛 盲区 电网 引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发生匹配,过/欠压、过/欠频检测失效时,引入双边无功功率扰动,使公共耦合点(并网点PCC处)频率超过允许范围,通过过/欠频检测完成孤岛检测;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失配时,PCC处电压或频率发生波动,传统的被动检测法即可完成孤岛检测。双边无功扰动主动检测+被动检测方法,结合IGBT关断与开关分断的二级系统保护制策略,使检测在500ms内完成孤岛检测和保护响应,切断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的连接,有效解决反孤岛控制在工程应用中盲区大、响应速度慢等瓶颈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具有渗透率高、污染少、效率高等特点,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孤岛检测问题。孤岛是由于输电线路跳闸、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系统维护等原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脱离电网,由光伏阵列独立为负荷供电的状态。孤岛存在以下危害:对维修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威胁生产线工人的安全;影响电网重合闸,进而导致设备损坏或线路重新跳闸;使得分布式电源输出电能质量下降,导致敏感设备故障。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可靠的孤岛检测技术十分必要。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孤岛检测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主动检测和被动检测两类。
被动检测技术主要有过/欠压和过/欠频检测法、频率变化率检测法、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电压谐波检测法等。被动检测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实现简单、检测时间短、不影响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但其主要缺点是检测盲区较大,且需要设置合理的阈值,阈值过低将引起不必要的跳闸,阈值过高将导致孤岛检测失败。主动检测技术主要有主动移频法、改进的滑模频率偏移法、sandia频率偏移法、有功电流扰动法、无功功率扰动法等。主动检测法虽然减小了检测盲区,但是引入的扰动降低了系统的电能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存在检测盲区较大、检测方法复杂、系统电能质量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当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与负荷消耗功率不匹配时,由过/欠压检测或过/欠频检测完成孤岛检测;当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与负荷消耗功率匹配时,引入无功功率扰动,由过/欠频检测完成孤岛检测。有效克服检测盲区大及系统电能质量欠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从并网状态到孤岛状态时刻,检测光伏逆变器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P,Q以及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PL,QL,并将信号送扰动信号发生器;
2)在扰动信号发生器中计算失配的有功、无功功率δP、δQ,失配的有功、无功功率为δP、δQ,δP=P-PL,δQ=Q-QL,并判断δP和δQ是否为零,若两者均为零,即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与负荷消耗功率发生匹配,此时产生无功功率扰动信号,无功功率扰动量开关闭合,引入双边无功功率扰动,无功功率扰动量△Q’为10%Qref,Qref为光伏逆变器输出的参考无功功率,添加扰动后执行步骤3);
当δP和δQ中有一个不为零时,并网点PCC处电压幅值或频率将产生波动,进入步骤3)进行保护判断;
3)检测并网点PCC处电压幅值Ui或频率fi,若超过国际标准规定的范围,进行过/欠压或过/欠频保护,断开光伏给负载供电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