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2011.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荣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G01S13/88;G01S13/04;G01S7/41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吴玉玲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雷达 防外破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电缆保护领域。该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包括: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声光报警单元、监控主机和若干通信光缆,其中,雷达、声光报警单元、联动视频摄像头和监控主机通过通信光缆电连接,其中,所述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以及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同一立杆上,所述监控主机内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以及人工控制程序;本发明能够做到减少人力,提高监测预防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效率,及时警告制止这类违法行为,以及对这类行为进行监控记录,做到有迹可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缆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不断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现象时常发生,给电力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电缆线路遭到外力破坏造成故障停电时有发生,抢修时间长、难度大,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统电缆防外破方式采取人工轮班排查,定点蹲守、看护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及时有效的防范违章施工对电缆的破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的监测系统对电力电缆进行监测,能够做到减少人力,提高监测预防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效率,及时警告制止这类违法行为,以及对这类行为进行监控记录,做到有迹可循。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包括: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声光报警单元、监控主机和若干通信光缆,其中,雷达、声光报警单元、联动视频摄像头和监控主机通过通信光缆电连接;
其中,所述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以及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同一立杆上,所述监控主机内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以及人工控制程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视频摄像头安装在雷达的上方,所述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联动视频摄像头的上方,由于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穿透去监测有无符合系统监测的物体的出现,而联动视频摄像头却会受到地形的影响,所以将联动视频摄像头安装在雷达的上方,而声光报警单元是通过发出警告的声音和刺目的光线达到警告的目的,所以需要将其安装在制高点以防被地形所遮掩,达不到警告的目的,同时,由于声光报警单元所发出的刺目的光线会影响联动视频摄像头的摄像功能,而联动视频摄像头在执行摄像功能时是斜向下工作的,所以将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联动视频摄像头的上方以防止声光报警单元对联动视频摄像头的工作造成影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通过动力装置与立杆转动连接,其中,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监测方向一致,通过动力装置使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能够在立杆上转动,使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能够监视到立杆的两侧,使监视范围扩大一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与蓄电池电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连接的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固定安装在立杆上,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所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分别与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通过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既可以为蓄电池、声光报警单元、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遮风挡雨,又能够为蓄电池充电。
通过蓄电池能够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提供能量,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能够实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转动,扩大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监视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荣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荣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