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配对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2262.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2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龙;汪丽萍;石璟;徐文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8 | 分类号: | H04W4/08;H04B17/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马瑞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配对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配对方法及装置,其中多用户配对方法包括:获取小区内所有已激活用户中每个用户的信噪比SNR;根据所述每个用户的SNR,对所有已激活用户进行分组,得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其中每个候选用户集合对应一预设SNR区间范围;对所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中的每个候选用户集合分别进行用户配对操作,得到每个子带所对应的目标配对用户集合。本发明实施例保证了配对用户间的速率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配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自从将多天线技术引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多用户配对就成为了提升小区容量的重要手段。当然多用户配对方案以比例公平和吞吐量(或谱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根据贪婪算法求出配对用户。具体实现流程为,先求出各候选用户在单用户波束赋形时的谱效率;然后选谱效率最大的用户作为第一个配对用户,并把选中的用户加入到配对用户集合,并从候选用户集合中删除被选中的用户;再然后从候选用户集合中选第i个用户与之前已选中的用户配对,并求此组合的和谱效率,共有(K-L+1)种组合,其中K为候选配对用户数,L表示之前已选中的用户为第L个用户;再然后从(K-L+1)种组合中挑选和谱效率最大的组合,并与之前的配对组合的谱效率进行比较,此时若比之前的配对组合的谱效率小,则配对结束,之前的配对组合中的配对用户为最终的配对结果,若比之前的配对组合的谱效率大,则把新增用户添加到配对用户集合中,并从候选用户集合中删除此用户;最后若配对用户数没有达到最大允许用户数,则继续从候选用户集合中挑选下一个用户与之前已选中的用户配对,若配对用户数达到最大配对用户数,则配对结束。
针对上述多用户配对算法,虽然能够获得吞吐量最大化,但是并未兼顾配对用户之间的速率平衡问题,这样高速率的用户有可能会和低速率的用户配在一起,此时当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时,高速率的用户将对低速率的用户产生较大的干扰,造成配对用户之间速率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导致低速率的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配对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多用户配对时配对用户之间速率可能不均衡的问题,以实现配对用户之间的速率均衡,确保配对用户的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配对方法,所述多用户配对方法包括:
获取小区内所有已激活用户中每个用户的信噪比SNR;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的SNR,对所有已激活用户进行分组,得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其中每个候选用户集合对应一预设SNR区间范围;
对所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中的每个候选用户集合分别进行用户配对操作,得到每个子带所对应的目标配对用户集合。
可选地,所述获取小区内所有已激活用户中每个用户的信噪比SNR,包括:
针对时分双工TDD系统,获取用户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根据用户发送的SRS,计算得到用户的SNR;
针对频分双工FDD系统,获取用户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并根据用户发送的CQI,计算得到用户的SNR。
可选地,所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包括中心用户集合和边缘用户集合;其中,所述中心用户集合对应第一预设SNR区间范围,所述边缘用户集合对应第二SNR区间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包括近点用户集合、中点用户集合和远点用户集合;其中,所述近点用户集合对应第三预设SNR区间范围,中点用户集合对应第四预设SNR区间范围,远点用户集合对应第五预设SNR区间范围。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的SNR,对所有已激活用户进行分组,得到多个候选用户集合时,所述多用户配对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个候选用户集合中的新增用户,获取该新增用户与该候选用户集合中每个已有用户之间的相关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