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3206.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4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阳;陈金鑫;杨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28 | 分类号: | H01L33/28;H01L33/4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硅基铒 掺杂 zno 薄膜 电致发光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包括硅衬底,硅衬底正面依次设有发光层、透明电极层,硅衬底背面设有欧姆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衬底表面具有氧化硅层,所述发光层为锆、铒共掺杂的ZnO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衬底表面具有厚度为10~15nm的热氧化SiOx层,其中x≤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衬底采用重掺磷的n+型100硅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80~120nm。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其特征在于,以原子百分比计,发光层中稀土铒的掺杂量为1%~5%,锆的掺杂量为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其特征在于,以原子百分比计,发光层中稀土铒的掺杂量为1.5%,锆的掺杂量为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为厚度为80~110nm的掺锡氧化铟薄膜。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衬底置于1000~1100℃、干氧气氛下进行热氧化形成氧化硅层;
(2)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带有氧化硅层的硅衬底正面沉积锆、铒共掺杂的ZnO薄膜,再在O2气氛中热处理;
(3)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锆、铒共掺杂的ZnO薄膜上沉积透明电极层;
(4)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硅衬底背面沉积欧姆接触电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掺杂有氧化锆、氧化铒的氧化锌陶瓷靶进行射频磁控溅射沉积。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硅基铒掺杂ZnO薄膜电致发光的器件的电致发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电极层和欧姆接触电极之间施加9~12V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2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反射P电极的红黄光发光二极管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