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旋转内鞘管的输尿管软镜鞘套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3499.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307;A61B1/015;A61B1/00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鞘管 旋转连接头 外鞘 变径通道 工作端 输尿管 侧部设置 非工作端 可旋转 套管件 鞘管 鞘套 软镜 灌注 涡流 负压吸口 同步转动 冲洗口 出水口 可变的 体连接 负压 吸出 向内 碎石 体内 伸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旋转内鞘管的输尿管软镜鞘套件,包括外鞘体,外鞘体的非工作端设置变径通道,所述变径通道侧部设置负压吸口,变径通道端部与套管件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件与旋转连接头连接,旋转连接头可360°转动,旋转连接头与内鞘管连接,内鞘管设置于外鞘体内且内鞘管工作端伸出外鞘体工作端设定长度,所述内鞘管非工作端设置灌注冲洗口;所述内鞘管工作端端部或工作端侧部设置出水口。其内鞘管通过旋转连接头与外鞘体连接,旋转连接头可带动内鞘管360°同步转动,在内鞘管向内灌注时在肾内可形成可变的、复杂的涡流,有利于快速有效的负压吸出碎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旋转内鞘管的输尿管软镜鞘套件。
背景技术
肾结石(renal calculi)是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90%含有钙,其中草酸钙结石最常见。肾结石若不能得到妥善治疗,容易导致炎症感染,严重者会发生肾积水、尿毒症甚至癌变;肾结石形成时多位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几乎全部来自肾脏,因此,若不能对肾结石进行及时治疗,还可引发其他器官的病变。
目前,对于肾结石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大量饮水进行物理排石;这种方式只能适用于尺寸较小结石,但对肾结石较大者无效。
2.体外冲击波碎石;这种方式通过体外碎石机的冲击波对肾结石进行碎石,只适用于结石较小、质软者,其并发症主要为肾出血、感染。
3.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这种方式根据患者肾结石情况,对肾进行切开取石或者对肾进行部分切除/全切除;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大,残石率高,术后恢复较慢,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4.经皮肾镜取石;这种方式需要从腰部皮肤穿刺打孔建立通道,对肾部结石直接碎石取石,是目前处理2cm以上结石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开放手术有明显进步,但这种方式仍然使人体产生创口,肾出血、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
5.微创手术治疗;这种方式主要是采用输尿管软镜经由尿道进入输尿管及肾盂肾盏内,由软镜对结石进行击碎;这种方式在击碎结石后,通过单管负压吸引吸出碎石和碎屑,是处理2cm以下结石的主要方法。这种方式处理2cm以上结石时效果不佳,其原因为:现行的单管负压吸引的方式在通过负压力吸引碎石时负压吸管容易堵塞,吸引碎石时花费时间长,使得碎石及血块无法有效吸出,进而影响手术视野,也无法找到原结石,只得终止本次手术,不能保证手术的连续性。若继续治疗,只能选择二期、三期手术甚至经皮肾镜取石术。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软镜鞘对肾结石(2cm以上)碎石术后的石屑进行负压吸引时,负压吸管容易发生堵塞,且因碎石位置较分散,碎石无法快速有效吸出,需要进行多期手术,无疑加重了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旋转内鞘管的输尿管软镜鞘套件;其内鞘管通过旋转连接头与外鞘体连接,旋转连接头可带动内鞘管360°同步转动,在内鞘管向内灌注时在肾内可形成可变的、复杂的涡流,有利于快速有效的负压吸出碎石;可旋转的内鞘管在做360°旋转时,对嵌顿于外鞘体管腔内的碎石屑有碾磨及解除嵌顿的作用,负压吸引效果明显提升。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军,未经张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