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3593.9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邵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娇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本 可用 数据恢复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差异信息 写请求 日志 存储服务器 服务器资源 客户端数据 恢复数据 数据更新 细粒度 比对 存取 写入 占用 更新 记录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如果接收到写请求,则将写请求对应数据写入至全部可用的副本中,记录每个可用的副本中改变的数据的位置及大小至该可用的副本的日志中;如果需要利用第一副本对第二副本进行数据更新,则将第一副本及第二副本的日志进行比对,得到差异信息;第一副本和第二副本互为副本,且第一副本为在第二副本发生异常的期间可用的副本;基于差异信息定位第一副本中对应位置及大小的数据,并基于定位到的数据对第二副本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本申请通过这种细粒度的数据恢复方法,节省了存储服务器恢复数据时占用的服务器资源,从而对正常的客户端数据存取业务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资源,数据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尤为重要。数据存储系统一般使用数据的冗余来提高可用性,比如多副本和纠删码。以两副本为例,客户端写入数据的时候,存储服务器会在数据存储系统中不同位置(比如不同磁盘)写两份一模一样的数据,都写入成功后,才给客户端返回成功;由此,当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时,数据仍然是安全且可用的。
假设数据存储时以对象为最小存储单元,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存储服务的持续可用性,存储服务器在写入数据的同时,会记录此次写入操作的日志信息(包括:写入的对象名称、版本号等)。在一个副本(如磁盘)暂时不能写入时(比如该磁盘对应的服务故障时),存储服务器会暂时只写入其他可用的副本,并记录日志,等到这个暂时不能写入的副本恢复服务时,根据其他可用的副本记录的日志信息和这个故障过的副本记录的日志信息对比,找到差异数据,以此为依据从其他副本向这个中断过服务的副本恢复数据,从而保证所有副本的数据一致性。
当前数据存储系统根据日志信息进行数据恢复,在进行日志对比时,只比较出存在差异的对象。然后从其他副本拷贝最新版本的对象来覆盖当前副本中旧版本的对象。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如果该对象大小为10M,而该副本中断服务期间,其他副本上仅修改了该对象的1K大小的数据,那么数据恢复时仍需要拷贝10M的数据来恢复此对象,这样的恢复粒度比较大,会占用很多服务器资源(包括:CPU、内存、网络带宽等)。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实现数据恢复的技术方案存在占用服务器资源过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实现数据恢复的技术方案存在的占用服务器资源过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包括:
如果接收到写请求,则将所述写请求对应数据写入至全部可用的副本中,记录每个可用的副本中改变的数据的位置及大小至该可用的副本的日志中;
如果需要利用第一副本对第二副本进行数据更新,则将所述第一副本及所述第二副本的日志进行比对,得到差异信息;所述第一副本和所述第二副本互为副本,且所述第一副本为在所述第二副本发生异常的期间可用的副本;
基于所述差异信息定位所述第一副本中对应位置及大小的数据,并基于定位到的数据对所述第二副本中的数据进行更新。
优选的,基于定位到的数据对所述第二副本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包括:
判断定位到的数据是否存在位于同一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如果是,则确定位于同一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应的最小地址及最大地址之间的数据为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更新至所述第二副本中。
优选的,判断定位到的数据是否存在位于同一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设置有合并标记,如果是,则执行判断定位到的数据是否存在位于同一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步骤,如果否,则直接将定位到的数据更新至所述第二副本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