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告可追溯的方法、服务器、用户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3811.9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0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娜;严华;秦超;王崇实;陈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K17/00;H04L9/08 |
代理公司: | 31243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金山区枫***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密钥 追溯 报告文件 用户端 加载 测试信息 检测报告 检测单位 用户提供 用户验证 服务器 真实性 存储 合并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告可追溯的方法、服务器、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可追溯报告的步骤:获取实验室端提交的报告;生成数字密钥;将所述报告与数字密钥合并;存储所述测试信息、数字密钥和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将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发送给用户端和/或实验室端。本发明所述报告可追溯的方法能够向用户提供可追溯的报告,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方便用户验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追溯报告涉及的检测单位、检测平台等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报告可追溯的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检测及管理中,存在检测的实验室分散、检测人员素质参次不齐、检测数据依靠操作人员手工录入和纸质上报、检测数据管理不规范等现象。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都得不到保证,大批量的测试数据管理效率更是很低,事后的数据分析也很难进行,这些缺陷让用户很难全面、真实的掌握检测的进度和质量,也很难完成事中事后的问题跟踪。
对于各种实验室做出的报告,用户难以验证该报告的真实性,并追溯报告涉及的检测单位、检测平台等信息。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向用户在线报告可追溯的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告可追溯的方法,能够向用户提供可追溯的报告,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方便用户验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追溯报告涉及的检测单位、检测平台等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追溯报告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可追溯报告的步骤:获取实验室端提交的报告;生成数字密钥;将所述报告与数字密钥合并;存储所述测试信息、数字密钥和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将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发送给用户端和/或实验室端。
本发明所述报告可追溯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向用户提供可追溯的报告,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方便用户验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追溯报告涉及的检测单位、检测平台等信息。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测试平台标识和测试单位信息生成数字密钥;存储该与数字密钥相对应的测试平台标识和测试单位信息;将接收到的报告转化为数据流存储在内存块中;所述内存块与数字密钥合并,形成报告文件;存储所述数字密钥生成的时间和报告文件名。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包括一组编号和/或条形码和/或二维码;所述编号和/或条形码和/或二维码提供给用户端和/或实验室端后,用户端和/或实验室端根据该编号和/或条形码和/或二维码向服务器端溯源查询报告内容。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发送来的报告验证请求和报告涉及的编号和/或条形码和/或二维码;提取报告中数字密钥的关键值;匹配数字密钥对应的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存储在服务器端;如果匹配到所述测试信息,将所述测试信息发送给用户端;如果未匹配到所述测试信息,则将错误提示发送给用户端。
优选的,所述测试信息包括与测试过程有关的平台标识和/或测试单位信息、时间、有效期、商品名称、对象、用途、资质,参数、分类、结论;所述溯源查询到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全文和/或报告摘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为应用于前述方法的服务器,包括:报告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实验室端的报告;数字密钥产生单元,用于生成数字密钥;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报告与数字密钥合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测试信息、数字密钥和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端发送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文件。
优选的,还包括:报告验证单元,所述报告验证单元包括:接收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端发送来的加载了数字密钥的报告,和报告验证请求;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报告中数字密钥的关键值;验证单元,用于匹配数字密钥对应的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测试信息发送给用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校数据增量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递信息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