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3856.6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文腾蛟;朱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1/16;D04B1/18;D06C11/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文钊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料 布料 大圆机 夹层 磨绒 纬编 生产工艺 布面 挺括 海绵填充 女士内衣 生产流程 织造工艺 织造生产 三角图 支撑力 手感 杯位 磨毛 绒度 上机 贴肤 贴合 机型 呼吸 女士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面料要求选取面料;S2、大圆机选取;S3、根据选择好的大圆机机型以及面料,按照织造工艺三角图上机织造生产。本发明采用特殊工艺制得的布料不仅挺括而且支撑力好,磨毛后布面有一定的绒度,手感极度舒适、贴肤,让女士感觉到是真正呼吸的面料,从而用在女士内衣面料的杯位不需再进行贴合或者海绵填充,具有生产流程短、环保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针织内衣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市场的需要以及环保的概念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内衣面料的舒适性能,纬编夹层双面布(行业也称Spacer面料)应运而生,该面料一般用于女士的内衣杯位,用该类此面料之后,一般不需在进行贴合或者海绵填充,具有生产流程短、环保等特性。市面上的这类面料挺括且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但是手感不好,偏硬挺,布面显得粗糙,不够高档;而用超细纤维生产的虽然手感好舒适,却极易勾丝,且染色牢度非常难控制的特性。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面料的要求,选择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作为面纱,然后选择60D/1F有光涤纶FDY作为中间的连接层,再选择30D氨纶作为衬垫纱;
S2、大圆机的选取:选择28针34寸72路的大圆机;
S3、根据选择好的大圆机机型以及面料,按照织造工艺三角图上机织造生产;
所述织造工艺三角图的最小循环包括十个纵列线圈和下针筒两支锺角(织针1、2)织针循环、上针筒两支锺角(织针2、1)织针循环,且对针方式是:上针筒锺角2对下针筒锺角1、上针筒锺角1对下针筒锺角2;
1F:第一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2F:第二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3F:第三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4F:第四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5F:第五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6F:第六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集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集圈;
7F:第七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8F:第八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9F:第九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10F:第十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所述上机织造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