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白细胞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5325.0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太林;唐正宇;苏湘晖;张慧;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太林 |
主分类号: | C12N5/078 | 分类号: | C12N5/078;C12M1/00;A61M1/02 |
代理公司: | 43203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靖;彭乃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离心袋 红细胞收集袋 血浆收集袋 白细胞 导流 血管 收集装置 采血针 指示线 上端 采血 下端 细胞 健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白细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袋、红细胞收集袋、血浆收集袋、细胞夹和导流针,所述的离心袋的上部设置有连接采血针的入血管、连接红细胞收集袋的第一导管,以及用于连接导流针的第一接头,所述离心袋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血浆收集袋的第二导管,红细胞收集袋和血浆收集袋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管,所述入血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上均设置有开关,所述离心袋靠近上端和下端处各设置一条白细胞指示线。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能大量收集活性白细胞又对被采血者的健康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中的白细胞收集装置,特别涉及白细胞的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细胞免疫疗法广泛应用在肿瘤治疗中,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主要是白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肿瘤治疗中,常规单次采集50-100ml(用注射器)外周血进行体外目的细胞培养,但效果不理想,单次采集中原始细胞获取不够。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白细胞数量较少,而采集后的红细胞和血浆并不能回输给患者,造成一部分血细胞流失,因此无法大量采血,否则会伤害患者。另外,活性白细胞还可应用于白细胞类诊断试剂的开发。
现有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可以将白细胞从血液中分离,但分离后的白细胞失去活性,一般随装置当作医疗垃圾处理。如果能找到保持白细胞活性的方法,对血液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一条新的出路。
外周血在离心处理后会分层,从上到下分别为血浆层、白细胞和血小板层、和红细胞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能大量收集具有活性的白细胞且剩余血液可以回输的简单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活性白细胞收集装置,包括离心袋、红细胞收集袋、血浆收集袋、细胞夹和导流针,所述的离心袋设置有连接采血针的入血管、离心袋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红细胞收集袋的第一导管,以及用于连接导流针的第一接头,所述离心袋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血浆收集袋的第二导管,红细胞收集袋和血浆收集袋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管,所述红细胞收集袋上还设置有插针口,所述入血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上均设置有开关,所述离心袋靠近上端和下端处各设置一条白细胞膜层指示线;
所述细胞夹为二块一端铰接在一起的夹板,还包括控制二块夹板开合的控制装置;
所述的导流针包括长度为10-20cm的针管以及设置在针管一端,与第一接头相配合的第二接头。
所述的第一接头为连接离心袋内部的短管、设置在短管一端的外螺纹,以及通过螺纹旋紧在外螺纹上以封闭短管的第一盖帽,所述的第二接头为第二盖帽,所述的第二盖帽中心开口连接针管,或者第二盖帽与针管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导流针由耐高温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更优地,所述的离心袋底部设置有挂孔。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利用前述活性白细胞收集装置进行白细胞收集的方法,包括:
入血管的自由端连接采血针,打开相应的开关,将血液引流至离心袋内,收集到所需量的血液后,对入血管进行无菌热合截断;
将离心袋、红细胞收集袋、血浆收集袋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使血液分层;
将离心后的离心袋倒置,打开第一导管上的开关,使离心袋内位于最底层的红细胞流入红细胞收集袋,当白细胞层降至相应的白细胞膜层指示线处时,将第一导管无菌热合截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太林,未经王太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5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