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6128.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嘉县信达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1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轮架 大齿轮 转轴 仿真机器人 胯部 蜗杆 啮合 连接板 外骨架 涡轮架 小齿轮 腰胯部 蜗轮 下端 大腿 减速机输出轴 带动小齿轮 电机输出轴 垂直分布 两端外壁 内部设置 水平设置 旋转带动 运行方向 轴承转动 转动连接 仿真性 减速机 蜗轮套 底端 转臂 轴承 转动 电机 穿过 外部 | ||
1.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包括腰胯部连接板(1629)、大齿轮(1606)、随转臂(1625)、大腿外骨架(1614)和第一电机(16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1606)与腰胯部连接板(1629)平行分布,且大齿轮(1606)上表面上一体构造有凸台,凸台伸入至腰胯部连接板(1629)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安装有向心轴承(1620),所述腰胯部连接板(1629)与大齿轮(1606)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轴承压盖(1603),所述大齿轮(1606)、轴承压盖(1603)与腰胯部连接板(1629)通过平面轴承(1604)转动连接,所述大齿轮(1606)下端固定安装有蜗轮架(1624),且蜗轮架(1624)内部设置转轴(1622),所述蜗轮架(1624)的下端与转轴(1622)呈垂直分布内部设有蜗杆(1613),所述蜗杆(1613)的两端外壁均套设第一轴承(1612),且转动连接蜗轮架(1624),所述蜗杆(1613)与蜗轮(1615)的底端与啮合,所述蜗轮架(1624)的上端还开设有供随转臂(1625)插入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601)共对称分布有两组,输出轴与减速机(1602)连接,减速机(1602)输出轴穿过水平设置的腰胯部连接板(1629)与小齿轮(1605)相连,并带动小齿轮(1605)旋转,所述小齿轮(1605)与大齿轮(1606)啮合,所述大齿轮(1606)圆弧形结构,且圆弧面上开设有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架(1624)固定安装在大齿轮(1606)下端,所述大齿轮(1606)的边侧安装有电机架(1628),所述电机架(1628)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6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608)的输出轴与主动轮(1607)固定连接,且主动轮(1607)外部套设有传动带(1609),所述传动带(1609)的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轮(1610)的外壁上,所述从动轮(1610)蜗杆(1613)固定相连,且蜗杆(1613)受第二电机(1608)驱动而转动,所述蜗轮(1615)套设在转轴(1622)的外部,且蜗轮(1615)的底端与蜗杆(161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613)外部设置有轴承压圈(1630),所述轴承压圈(1630)与涡轮架(1624)螺纹连接,所述蜗轮架(1624)的后侧安装有蜗轮(1615),所述蜗轮(1615)套设在转轴(1622)的外部,所述转轴(1622)通过第二轴承(1618)转动连接蜗轮架(1624),所述蜗轮架(1624)的内部在转轴(1622)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前轴限位圈(1626)与后轴限位圈(1627),所述随转臂(1625)的顶端开设有供转轴(1622)穿过的孔,所述随转臂(1625)随转轴(1622)旋转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622)远离蜗轮(1615)的一端铰接大腿外骨架(16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615)为半圆形结构,且两侧边壁朝向大齿轮(1606)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1606)水平设置,且齿面两端为平面设置,所述大齿轮(1606)将蜗轮(1615)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嘉县信达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永嘉县信达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1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勾式攀爬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可主动切换形态的四足机器人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