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声速超材料层及由其制成的中低频高效吸声的超材料复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6171.7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3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林;刘冀钊;何宾;王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12214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昌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材料 多孔性吸声材料 超材料层 复合结构 中低频 穿孔 法向 中低频噪声 参数相关 反射材料 均匀流体 空气声速 连续排布 片状材料 吸声系数 由外向内 内表面 空腔 声场 吸声 小孔 延展 叠加 嵌入 平行 室内 铁路 | ||
1.一种低声速超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超材料片,所述超材料片(4)为由厚度为H的空气层和嵌入其中间且厚度为h的穿孔薄板组成的片状等效流体材料,所述穿孔薄板由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制成,穿孔薄板的延展方向与超材料片的延展方向一致,穿孔薄板的表面与超材料片的表面平行;
其中,0.01H≤h≤0.2H,且h≥0.5mm;穿孔薄板的空间压缩率为ζ,ζ=H/(H-h);穿孔薄板上的小孔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任意便于加工的形状;单个小孔的面积为S,所述小孔按正方格均匀排列;相邻小孔的中心距为D,D≤H,穿孔率为σ,σ=S/D2,且
所述超材料片的法向声速C(f)与所述H、h、ζ、S、D的关系符合以下公式组合:
当所述超材料片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超材料片的大小和厚度相同且在厚度方向叠加而成,且多个所述超材料片的法向声速一致,多个所述超材料片的穿孔薄板的外缘通过固定架固定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声速超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片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设计:
S1、设定所需的超材料片的法向声速Cpre;
S2、选定所述H<2.3×104/f0,单位mm,f0为超材料片调控的最大频率,优先考虑将H取为满足要求的较大数值;
S3、设定穿孔板的厚度h、小孔中心距D、穿孔面积S的初始值;
S5、将f、H、h、D、S代入所述公式组合,求解C的值;
S6、当C>Cpre时,减小S或增大D或增大h,C<Cpre时,增大S或减小D或减小h,并重新回到第S4步,反复尝试,直至找到满足C=Cpre的S、h、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声速超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C(f)小于空气中的声速并大于空气中声速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声速超材料层,其特征在于:5mm≤H≤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声速超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片的个数为1-5个。
6.一种中低频高效吸声的超材料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顺次连接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层(1)、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声速超材料层(2)和硬反射材料(3),所述低声速超材料层(2)中的各穿孔薄板经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多孔性吸声材料层(1)和硬反射材料(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材料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吸声材料层由流阻率20000Pa·s/m2的聚氨脂吸声材料制成,厚度为20mm;所述低声速超材料层由1层超材料片组成;超材料片的厚度为20mm,包含厚度为1mm的穿孔薄板,所述穿孔薄板由硬树脂制成,穿孔间距为20mm,穿孔半径1mm;硬反射材料为平整的混凝土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材料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吸声材料层的流阻率为40000Pa·s/m2,厚度为10mm,所述低声速超材料层由5层超材料片组成,超材料片的厚度为20mm,超材料片的穿孔薄板由铝合金制成,穿孔薄板厚度为1mm,穿孔半径为2.5mm,穿孔间距为20mm,超材料片的法向声速为16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1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阻抗匹配层的空间弯折吸声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缝超材料声学夹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