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沙区油莎豆与谷子间作防风蚀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6678.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冯良山;王耀生;李开宇;赵雪淞;李颖;向午燕;肖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沙 区油莎豆 谷子 间作 风蚀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沙区油莎豆与谷子间作防风蚀种植方法,包括油莎豆浸种催芽步骤、谷子浸种催芽步骤、整地施肥步骤、油莎豆和谷子种植步骤、田间管理步骤、收获与整地步骤。本发明在风沙地油莎豆种植区通过油莎草与谷子的间作种植,谷子留根茬可以固土,谷子秸秆也可以覆盖收获油莎豆后的干燥表土,保持地表土壤颗粒含水量,控制土壤可蚀颗粒在风力作用的脱离起动,减弱表土裸露土壤受到的风力侵蚀,减少地表土壤流失,降低风蚀规模与程度,同时,提高了油莎豆及谷子产量,提升土地的利用率,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间作种植模式为风沙区油莎豆大规模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沙区油莎豆与谷子间作防风蚀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风沙区指气候干燥、沙源丰富、植被稀疏、风大而频繁的地区,在风蚀下,砾面残留,细土飞扬,沙粒在地表流动以蔓延的土地。据初步估计,风沙区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沙漠内部河流沿岸及沙漠湖盆滩地的沙荒地,大概有两亿亩左右。我国的风沙区,从东到西处于北纬36°-49°之间,横跨草原、干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四个自然带。风沙区治理不好,将会带来很多危害。为此,各种针对风沙区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技术措施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油莎豆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集粮、油、牧、饲于一体,油莎豆又名汕莎草,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植物。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Kg,干豆500kg,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7~10亩油菜。油莎豆的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块茎。而谷子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粟的稃壳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谷子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
而现今,并没有在风沙区中将油莎豆和谷子结合的种植方法,没有油莎豆和谷子间作可发挥抗风沙作用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沙区油莎豆与谷子间作防风蚀种植方法,通过油莎草与谷子的间作种植,有效控制土壤可蚀颗粒在风力作用的脱离起动,降低风蚀规模与程度,同时提高了油莎豆及谷子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沙区油莎豆与谷子间作防风蚀种植方法,包括:
油莎豆浸种催芽步骤:油莎豆首先晾晒1~2d,再用40-50℃温水浸泡18-~20h,浸种至表面无皱纹时捞出,接着进行催芽,催芽至芽长0.5-0.8cm,获取油莎豆芽苗;
谷子浸种催芽步骤:谷子首先晾晒1-2d,再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7-8h,接着将25%咪鲜胺稀释2000-3000倍后浸种4-5h,然后把稻种用清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将稻种均匀铺在润湿麻袋上,再将另一条润湿麻袋盖在稻种上,控制温度在35~38℃,20-25小时后获取发芽谷子;
整地施肥步骤:在待种植风沙区进行深耕,深耕后作垄;然后在油莎豆种植区挖沟,在沟内填放营养基质后重新覆上土;将谷子种植区耙细整平,然后施底肥;
油莎豆和谷子种植步骤:在所述油莎豆种植区种植获取油莎豆芽苗,在所述谷子种植区内撒播发芽谷子,两垄油莎豆间作两行或四行谷子;
田间管理步骤:当油莎豆幼苗露出地面5-20cm时进行除草,用短耙进行耙地,于谷子的分蘖期与果实膨大期进行全面灌溉,在谷子的孕穗抽穗阶段,施腐熟的农家肥,谷子开花前期每亩追施尿素15kg-16kg,硫酸钾1kg-1.5kg,谷子开花后期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45-5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