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门机的雷击浪涌防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7079.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冯月贵;丁树庆;黄俊硕;王会方;颜伟;韩郡业;王恩荣;卢东;宋来军;任金萍;冯文龙;朱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二极管 压敏电阻 防护单元 电梯门机 防护电路 雷击浪涌 火线 零线 单元连接 负极连接 接地 正极 防护领域 供电电源 浪涌防护 正极连接 中间节点 电连接 | ||
本发明涉及雷击浪涌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门机的雷击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电路电连接于供电电源和电梯门机之间,包括一级防护单元和二级防护单元;一级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和TVS管单元;第一压敏电阻分别与火线及零线连接,第二压敏电阻连接于火线且与TVS管单元连接,第三压敏电阻连接于零线且与TVS管单元连接,TVS管单元接地;二级防护单元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正极连接于第二稳压二极管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于火线,第二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于零线,其中,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中间节点接地。本发明浪涌防护效果好,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击浪涌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门机的雷击浪涌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浪涌电压是指超出理论工作电压范围的瞬间过电压,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来源是雷电或者公用电网开关操作引起的过电压,绝大部分的用电设备损坏与其有关;内部原因是指建筑物内部感性负载的浪涌;
浪涌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电源接通瞬间产生的过电压脉冲,由于门机控制器内部电路的非线性,这个过电压脉冲可能产生高于电源本身的尖峰脉冲;另一方面由于外部大负载的通断操作引入外来的尖脉冲干扰,这个脉冲很可能使电路在浪涌的一瞬间烧坏;
电梯浪涌现象是电梯电气系统开关时和接触器切换时、变频器输出端、雷电环境下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电压、电流瞬间蹿升现象;每年由于受到浪涌现象的影响而使电梯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有很多;
目前,在电梯的应用场景中,电梯控制柜主电源输入端以及变频器输入端均无防浪涌冲击的措施;电梯的保护接地也存在不良好的情况,很多设计接地点(例如控制柜、门机及门机控制系统、金属屏蔽处等)都存在类似于喷涂了绝缘漆以后接线接地的接地不良情况;所以,电梯在遇到大电流冲击、静电或者大电磁场影响的时候出现了控制系统故障,甚至被烧毁电气元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梯门机的雷击浪涌防护电路,浪涌防护效果好,可靠性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门机的雷击浪涌防护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电连接于供电电源和电梯门机之间,所述防护电路包括一级防护单元和二级防护单元;
所述一级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和TVS管单元;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分别与火线及零线连接,第二压敏电阻连接于火线且与TVS管单元连接,第三压敏电阻连接于零线且与TVS管单元连接,所述TVS管单元接地;
所述二级防护单元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正极连接于第二稳压二极管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于火线,第二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于零线,其中,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中间节点接地。
按以上方案,所述防护电路还包括设于火线上的熔断器,在第一压敏电阻VR1短路失效时将电路断开,保护器件。
按以上方案,所述TVS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TVS管。
按以上方案,所述TVS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TVS管串联连接;串联多个TVS管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耐压值。
按以上方案,所述TVS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TVS管并联连接;并联多个TVS管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电流承受能力。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两级防护,一级防护单元中采用第一压敏电阻对差模浪涌进行防护,二级防护单元中采用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三压敏电阻与TVS管串联后接地,采用压敏电阻与TVS管串联的结构拥有漏电流小,可靠性高的优点;二级防护单元采用将稳压二极管采用双向PESD系列的接法,加强了电梯的防雷系统性能,使其满足了电磁兼容的相关检测标准;本发明采用的两级防护单元浪涌防护效果好,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7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