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膨胀型防火毡的蓄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8407.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严宏;茅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启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58;H01M50/489;C09D123/08;C09D133/04;C09D5/18;C09D7/20;A62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李托弟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膨胀 防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膨胀型防火毡的蓄电装置,包括多个呈柜式排列的蓄电池模组,每个蓄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呈上下堆积排布,相邻呈柜式排列的蓄电池模组之间设有间隔,间隔上设有膨胀型防火毡。本发明通过在呈柜式排列的蓄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上设膨胀型防火毡,防火毡会沿着模组之间的间隔进行膨胀,当蓄电池着火时,设在蓄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上的膨胀型防火毡迅速膨胀至原来的15‑20倍,从而将火苗与蓄电装置的其他结构进行了隔离,进而防止了火苗进一步扩散,保护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膨胀型防火毡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多个蓄电池堆叠形成蓄电池模组。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深,以及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蓄电装置作为节能环保的能源提供方式,在各种设备上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但蓄电装置中的蓄电池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如会短路着火、爆炸等,现有市场上的蓄电装置大多不具有自我防火、灭火的功能,其大多是通过在蓄电装置中配备传统的瓶装灭火设备,该瓶装灭火设备需要借助外界智能系统来操控灭火,存大很多导致阀门不能打开的可变因素,如通讯故障、或阀门存在缺陷无法打开或打开不及时,因此,其实用性较差,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灭火效果。
申请号为CN20142017627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蓄电池,包括密封外壳和设置于密封外壳内的电池本体,所述密封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设置有防火材料填充腔,所述防火材料填充腔内填充有干粉灭火剂。其通过在电池本体与密封腔之间设置防火材料填充腔,并通过在填充腔内填充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该专利中的蓄电池虽然具有防火功能,但是,该专利需在电池本体上设置密封外壳,并在密封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设置填充腔,这将会导致蓄电池的体积增大,如果将多个该蓄电池进行堆叠形成蓄电池模组时,其体积将会很大,如果将该蓄电池模组安装在蓄电装置中时,则需蓄电装置提供较大的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而众所周知,蓄电装置的体积一般不可能做的很大,因此,由该专利提供的具有防火功能的蓄电池构成的蓄电池模组无法用于蓄电装置,以使蓄电装置具有防火功能。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蓄电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膨胀型防火毡的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在蓄电池着火时,与蓄电池模组相距一定距离设置的防火毡能迅速膨胀至原防火毡厚度的15-20倍,从而将火苗与蓄电装置中的其他结构进行了隔离,进而防止了火苗进一步扩散,保护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发明的一种含有膨胀型防火毡的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多个呈柜式排列的蓄电池模组,每个所述蓄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呈上下堆积排布,相邻所述呈柜式排列的蓄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上设置有膨胀型防火毡;其中,所述膨胀型防火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基准成膜树脂或乳液15-50份,去离子水10-30份,防火阻燃填料30-60份,钛白粉10-15份,以及成膜助剂5-10份。优选地,每个所述蓄电池模组中的电池之间也设有所述膨胀型防火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膨胀型防火毡的蓄电装置,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防火阻燃填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聚磷酸铵10-20份,无机矿物纤维5-10份,可膨胀蛭石5-10份,季戊四醇10-20份,三聚氰胺5-20份。
其中,所述成膜助剂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水性分散剂0.5-2份,水性流平剂0.5-2份,水性消泡剂0.5-2份,水性增稠剂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启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启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