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藻黄素在修复镉中毒所致肾损伤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8481.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皓月;邢荣娥;刘松;于华华;秦玉坤;李克成;陈晓琳;李荣锋;李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36 | 分类号: | A61K31/336;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藻黄素 镉中毒 肾损伤 酶解 有机溶剂溶解 有机溶剂提取 肾损伤模型 无毒副作用 安全方便 分离纯化 海洋藻类 技术获得 技术加工 肾脏功能 肾脏损伤 天然产物 酶制剂 食品级 悬浊液 海洋资源 加水 喂食 小鼠 制备 修复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海洋资源天然产物技术加工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镉中毒所致肾脏损伤作用的源自海洋藻类的岩藻黄素制备方法。将原料加入水,而后再添加酶制剂进行酶解,酶解后加入有机溶剂提取岩藻黄素。提取岩藻黄素后再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获得岩藻黄素纯品。岩藻黄素纯品经过少量食品级有机溶剂溶解后加水配成悬浊液,喂食镉中毒所致肾损伤模型小鼠,检测与肾脏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确定其抗镉中毒所致肾损伤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抗镉中毒所致的肾损伤的岩藻黄素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资源天然产物技术加工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源自海洋生物的岩藻黄素在修复镉中毒所致肾损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镉(Cd)是广泛存在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是联农组织和世卫组织(FAO/WHO)公布的已知的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重金属。由于经济力量驱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生态受到镉的污染日益严重。世界范围内,累计在环境中的镉可达2.2万吨,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积聚到土壤中。生长于镉含量较高土壤上的植物,对镉产生强大的摄取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镉含量到11mg/kg时,水稻中蓄积镉可达1.19mg/kg,食物链效应造成的逐级放大作用使镉毒性明显放大,最终在动植物及人类体内蓄积导致健康危害。因此研究镉污染防治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镉进入人体排泄非常缓慢,在肾脏中的富集最为明显,引发肾脏毒性效应。一直以来,镉的肾脏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较多的偏向于其所产生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面,并且认为是毒性效应的主要机制。研究方向涉及镉诱导肾脏细胞或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反应、DNA结构的缺失、损坏等。
岩藻黄素,又称岩藻黄质或褐藻素,是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属于类胡萝卜素中的叶黄素类,是1种脂溶性色素,为偏极性类胡萝卜素。近年来,针对岩藻黄素的来源、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生物合成途径、生理活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一直是热点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海洋资源丰富,岩藻黄素来源广泛;另一方面,岩藻黄素结构独特,在多种药理活性方面展现出具有应用前景的潜在价值优势,其中抗炎、抗肿瘤、抗肥胖、抗氧化、抗痘、抗糖尿病、抗疟疾和抗血脂等生理活性已被部分证实,其它潜在的生理活性正在被科学家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源自海洋生物的岩藻黄素在修复镉中毒所致肾损伤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岩藻黄素在修复镉中毒所致肾损伤中的应用,从海洋藻类中提取获得岩藻黄素在修复镉中毒所致肾损伤中的应用。
所述岩藻黄素为以海洋藻类为原料经酶解、有机溶剂提取、分离纯化所得。
进一步的说,
1)将原料加入其质量0-30倍体积(w/v)蒸馏水,配制成混浊液,再向混浊液中加入其体积质量的0.1-5wt%酶,在温度25-45℃,摇床转数80-150r/min,振荡酶解2-10小时,即得到海洋藻类酶解液;
所述原料为新鲜样品含水量够高就可以不用额外添加水分直接进行酶解。
2)藻类酶解液中岩藻黄素的提取:将上述获得海洋藻类酶解液以3000-5000r/min的速度,离心5-20分钟,弃上清,向沉淀物中加入其质量10-30倍的有机溶剂A,使沉淀得以经有机溶剂A溶解并提取,而后经过抽滤获得粗岩藻黄素提取液;
3)粗提液中岩藻黄素的分离纯化:将粗提液经过减压浓缩变为固体,加入其质量1-2倍体积的有机溶剂B(w/v)溶解;溶解后的样品上硅胶柱进行初步分离纯化,收集橘红色流出液,再进行减压浓缩,浓缩后再经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收集岩藻黄素纯品出峰时间流出的液体,经减压浓缩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岩藻黄素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