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8515.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85;H01M4/13;H01M4/62;H01M4/74;H01M10/04;H01M10/0525;H01M10/615 |
代理公司: | 35221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仲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33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化成 电池半成品 制作 负极片 正极片 放入 封装 成型 浸入 加热烘烤 交替叠加 模压成型 无水环境 预制模具 电解液 分切 极片 制片 加热 施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分别制作正极片和负极片;②化成: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叠加后固定,加热烘烤后,在无水环境中,浸入到电解液中,以0.01C‑0.2C的电流化成,得到电池半成品;③模压成型和封装:将化成后的电池半成品加热到60‑100℃,放入预制模具中,施加0.2‑15MPa的压力,使之成型;再放入外壳中,经封装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不经过涂布、分切、制片等工序,可以一次将极片成型,制作方法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溶剂溶解混合后涂布的方式,以将正/负极材料涂覆在金属箔材上形成正/负极材料层(正/负极材料一般包括正/负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再经过分切、制片等工序制得极片,生产工序繁琐,生产周期长久,而且容易产生毛刺,造成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不经过涂布、分切、制片等工序,可以一次将极片成型,制作方法简单高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①分别制作正极片和负极片:
将粘结剂和导电剂粉料以及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粉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到80-200℃,放入内置金属网的预制模具中,对模具中的粉料施加3-20MPa的压力,使之成型,分别得到正极成型体和负极成型体;所述金属网的一端形成有伸出于所述正极成型体或负极成型体侧边之外的导电极耳;
将正极成型体和负极成型体浸入陶瓷溶液中,烘干后所述正极成型体和负极成型体表面包覆一层陶瓷层;
再将正极成型体和负极成型体浸入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烘干后在正极成型体和负极成型体表面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层,得到正极片和负极片;
②化成: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叠加后固定,加热烘烤后,在无水环境中,浸入到电解液中,以0.01C-0.2C的电流化成,得到电池半成品;
③模压成型和封装:将化成后的电池半成品加热到60-100℃,放入预制模具中,施加0.2-15MPa的压力,使之成型;再放入外壳中,经封装后得到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所述陶瓷层的厚度为5-60μm。
进一步,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层的厚度为3-30μm。
进一步,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钛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软碳、钛酸锂或硅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粘结剂包括PVDF、PTFE、丙烯酸酯或丁苯橡胶。
进一步,所述导电剂包括炭黑,CNT,石墨,石墨烯或金属丝。
进一步,所述金属网的目数80-1200目;所述金属网包括铝网、镍网、铜网或不锈钢网。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中,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成型体,还包括包覆在正极成型体外表面的陶瓷层,所述陶瓷层外表面还包覆有一层高分子聚合物层;所述正极成型体包括正极材料层和设置在正极材料层内的金属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