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讲机互联通讯信息传输方法及对讲机互联通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8690.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波;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视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H04L9/32 |
代理公司: | 44288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讲机 语音输入器 互联通讯 口令 语音识别器 微处理器 交互终端 信息传输 传输 录入 信息传输步骤 安全系数 口令识别 输入步骤 输入键盘 信息号码 语言指令 语音信息 机主 磨合 显示屏 验证 反馈 身份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讲机互联通讯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对讲机互联通讯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口令录入步骤:语音输入器接收语言指令并传输到语音识别器,语音识别器进行识别并反馈到微处理器;口令输入步骤:语音输入器接收使用者口令并验证是否正确,若是,执行下一步;代号录入步骤:输入键盘接收用于区分机主的信息号码并显示于显示屏上;信息传输步骤:语音输入器接收使用者的语音信息并通过微处理器传输到交互终端,交互终端将信息传输到其他对讲机。通过口令识别使用者的身份,使用简便,方便磨合,既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同时又对使用者的信息进行保护,解决了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讲机互联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机互联通讯信息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过话的场合。对讲机的发明使得人们在通信方便的同时更加简单。一台对讲机分为两个部分,发射部分和接受部分。其中发射部分是由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而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一混频,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但是,现有的对讲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市面上的对讲机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种需求;
2、市面上的对讲机一般保险系数交底,仅仅可支持正常人员交互,不具有严格的机主识别功能,在特殊任务或对设备保密性能要求严格的行业里,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对讲机互联通讯信息传输方法,其能解决功能单一及保密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对讲机互联通讯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对讲机互联通讯系统,所述对讲机互联通讯系统包括若干个对讲机及交互终端,若干个所述对讲机分别与所述交互终端通讯连接,所述对讲机包括GPS定位、摄像头、显示屏、输入键盘、语音输入器、语音识别器及微处理器,所述输入键盘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语音输入器和所述语音识别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口令录入步骤:语音输入器接收语言指令并传输到语音识别器,语音识别器进行识别并反馈到微处理器;
口令输入步骤:语音输入器接收使用者口令并验证是否正确,若是,执行下一步;若否,返回口令输入;
代号录入步骤:输入键盘接收用于区分机主的信息号码并显示于显示屏上;
信息传输步骤:语音输入器接收使用者的语音信息并通过微处理器传输到交互终端,交互终端将信息传输到其他对讲机。
进一步地,在所述口令录入步骤中,还包括:通过面部录入器录入使用者的面部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口令输入步骤中:口令字数为1-4字,口令用于对讲机的识别。
进一步地,在所述口令输入步骤中,还包括:身份识别器录入身份证件信息,并反馈到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视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视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