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9313.5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龙;刘志伟;沈学峰;王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0;B03C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装置 冷凝 集水槽 静电雾化喷头 废气 雾化 导流管 冷却液 沉降 热交换 静电技术 静电喷雾 冷却处理 冷却装置 烟囱废气 烟囱末端 液滴 连通 能耗 穿过 室内 | ||
1.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白装置(2),所述脱白装置(2)呈筒状,且安装于烟囱(1)末端;在脱白装置(2)内部自下往上依次装有冷凝雾化装置(3)、集水槽(5)和静电雾化喷头单元(4),所述集水槽(5)和静电雾化喷头单元(4)之间的空间为脱白室(15),所述冷凝雾化装置(3)和集水槽(5)之间的空间通过导流管(14)与脱白室(15)连通;
所述冷凝雾化装置(3)与废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废气穿过冷凝雾化装置(3)后雾化,雾化的废气通过导流管(14)进入脱白室(15);
所述静电雾化喷头单元(4)通过静电喷雾使脱白室(15)内雾化的废气发生沉降;沉降后的液滴被集水槽(5)收集;
所述冷凝雾化装置(3)的冷却液和集水槽(5)收集的液体经过冷却装置冷却处理后,再重新进入冷凝雾化装置(3)和静电雾化喷头单元(4)中开始下一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雾化装置(3)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阵列排布的通气孔(304),在冷凝雾化装置(3)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环形排布的冷却管道(303),冷却管道(303)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液入口(301)和冷却液出口(302),所述冷却液入口(301)和冷却液出口(302)分别连接冷却装置,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雾化喷头单元(4)包括喷头基座(405),在喷头基座(405)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有雾化喷头(408)和气流通道(407),所述雾化喷头(408)设有进气口(403)和进液口(402),所述进气口(403)与雾化喷头(408)内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口(402)与雾化喷头(408)内的液体通道连通,且进液口(402)和进气口(403)分别连接冷却装置和气泵(9);所述液体通道沿雾化喷头(408)的轴线设置,且在液体通道内设有针状电极(401),所述针状电极(401)连接负高压静电发生器(12);所述气体通道环绕液体通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散热窗(6),所述散热窗(6)由若干个空心薄铝片排列组装而成,所述散热窗(6)的一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冷凝雾化装置(3)的冷却液出口(302)和集水槽(5),另一端分别连接静电雾化喷头单元(4)和冷凝雾化装置(3)的冷却液入口(301);且在连通管路上设有水泵和阀门用于对管路的开关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5)呈斜坡状,坡角范围为5°~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散热窗(6)相对处装有风扇(7),用于加快散热窗(6)的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3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