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9317.3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辉;王栋;王龙;刘旭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箱 充电接口 新能源汽车 电缆线 可延伸 车盖 滚轮 连接条 上端 弹簧 拉伸 充电 外接电缆线 充电接头 充电完成 复位弹簧 内部安装 内部连接 内部设置 挡板 插头 固定孔 活动块 平衡块 推动条 有压力 插座 外端 左端 缠绕 匹配 收缩 | ||
1.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车箱(1)和车盖(2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的左端安装有充电接口(2),且车箱(1)的右端设置有滚轮(3),并且滚轮(3)的内部连接有支撑轴(4),所述滚轮(3)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缆线(5),且电缆线(5)的末端连接有插头(6),并且插头(6)的下端卡合有卡块(7),所述滚轮(3)的内部连接有复位弹簧(10),且滚轮(3)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9),并且滚轮(3)的上端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条(14),所述连接条(14)的外表面设置有平衡块(11),且连接条(14)的左端固定有收线扭(8),所述连接条(14)的上端设置有推动条(18),且推动条(18)的左端连接有连接块(19),并且推动条(18)的上端设置有活动块(16),所述活动块(16)的内部安装有压力弹簧(15),所述车盖(22)安装在车箱(1)的外端,且车盖(2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21),并且车盖(22)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弹簧(20),所述车盖(22)的右端开设有固定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口(2)关于车箱(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电接口(2)外表面呈凹凸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缆线(5),且滚轮(3)通过复位弹簧(10)与支撑轴(4)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滚轮(3)通过复位弹簧(10)与车箱(1)构成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关于滚轮(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卡块(7)与插头(6)构成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扭(8)的内表面与车箱(1)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收线扭(8)通过连接条(14)与车箱(1)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的顶面高度高于滚轮(3)的顶面高度,且挡板(13)与滚轮(3)构成卡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6)侧视呈三角形状结构,且活动块(16)通过连接块(19)与推动条(18)构成滑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22)通过转动轴(21)与车箱(1)构成转动结构,且车盖(22)通过第二弹簧(20)与车箱(1)构成弹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使用步骤如下:
S1:首先在车内按打开车盖(22)按钮,按钮使推动条(18)向前推,连接块(19)也向前移动,带动连接块(19)上的活动块(16)向左转动,活动块(16)上端的角向右转动至与固定孔(17)脱离时,由于车盖(22)下部的第二弹簧(20)将车盖(22)弹开,使用者通过转动轴(21)即可将车盖(22)打开;
S2:当充电桩为把枪式充电头时,将把枪插入充电接口(2)即完成充电,当充电桩的把枪型号与充电接口(2)不匹配时,使用者可以使用插头(6),将卡在卡块(7)上的插头(6)拿出向外拉;
S3:当拉动电缆线(5)时,挡板(13)通过第一弹簧(12)向上弹起,一直拉伸至插头(6)插在充电桩上的插座上进行充电,而挡板(13)的左端呈竖直状所以卡住滚轮(3)不能顺时针转;
S4:当使用者充完电需要收缩电缆线(5)时,将收线扭(8)向下推,将电缆线(5)进行收缩,使电缆线(5)被收缩在车箱(1),使用者将插头(6)卡在卡块(7)上即可;
S5:当使用者需要关闭车盖(22)时,将车盖(22)往里推,活动块(16)因压力弹簧(15)的压力被向右移动,当活动块(16)进入固定孔(17)内时,又因压力弹簧(15)没有了压力进行回弹,使活动块(16)向左旋转,将固定孔(17)卡住,使车盖(22)时被卡在车箱(1),只能通过车内按钮再次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3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