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链用连结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9713.6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直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沈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连结 | ||
本发明提供拉链用连结件,能够可装拆地安装,在一对拉头相互对置地安装的状态下,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连结且具有防盗功能,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解除。拉链用连结件由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具备:安装于拉头(18)的主体(20)的上翼板(20a)的上部(32);安装于主体的下翼板(20b)的下部(38);以及将上部和下部连结的连结部(36)。连结部与上部和下部的、一个方向的侧缘部(32a、38c)连续地设置,侧缘部在安装于拉头的状态下,位于已啮合的拉链链牙(14)会分离而出的一侧。在上部的侧缘部(32a)、下部的侧缘部(38c)或连结部,具备在使侧缘部(32a、38c)彼此抵接的状态下彼此能够装拆地连结的卡合部(44、74)和被卡合部(46、8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用连结件,该拉链用连结件安装于能够进行部件的开闭的拉链的拉头,将拉头彼此相互连结、对拉头附加其他的功能。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部件进行开闭的拉链上,设置有对拉链链条进行开闭的拉链用的一对拉头,一对拉头能够相互连结,并能够保持被连结的状态。具有这种能够连结的拉头的拉链例如安装于包的开口部等,出于防盗的目的能够防止被打开。
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拉链用拉头和拉链而言,拉头包括:拉头主体,该拉头主体为了使链牙卡合或分离而滑动自如地装配于拉链的链牙;以及闩锁部,该闩锁部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拉头主体,并具备用于使第一拉头闩锁卡合于与该第一拉头协动的第二拉头的闩锁卡合单元。闩锁卡合单元是收纳部和闩锁卡合于该收纳部的闩锁部件。闩锁部和拉头主体具备相互卡定的第一卡定单元和第二卡定单元,第一卡定单元是弹性地弯曲的舌状部,第二卡定单元是卡定舌状部的倾斜突起部。
就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拉链而言,包括为了使拉头卡合于与之协动的拉头而提供的闩锁部,在拉头主体的下侧设置有突起部,在闩锁部形成有能够供突起部插入的凹陷部,通过将拉头主体的突起部插入至闩锁部的凹陷部,闩锁部安装于拉头主体的下侧。
就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拉链的拉头罩以及带拉头罩的拉链而言,不对拉头实施加工就可以简单地安装拉头罩,对拉头附加其他功能。作为其他功能包括防止衣料的咬入、防止冷感、插棒的引入等。拉头罩具备沿上下方向分离且平行地配置的上部件以及下部件、和将上部件和下部件连结的连结柱,上部件具有对拉头的上翼板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纳的收纳部。收纳部是贯通上部件的上下面的孔部,具有用于形成孔部的内侧面,内周面的一部分以与上翼部的侧面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收纳上翼部。在收纳部的宽方向侧设置有罩侧凸缘,罩侧凸缘沿着上部件的宽方向两侧壁朝向下方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45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141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035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背景技术的情况下,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拉链用拉头和拉链而言,需要设置有安装闩锁部的卡定单元的专用拉头。为了制造专用拉头,成本变高。另外,闩锁部在压紧时安装因而无法拆除,是难以修理的结构,使用者无法根据状况将闩锁部从拉头拆除,因而不便。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拉链也需要设置有安装闩锁部的突起部的专用拉头。闩锁部与拉头的底面的一部分进行安装,因此卡定的面积小,容易从拉头脱离。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拉链的拉头罩以及带拉头罩的拉链作为其他功能包括防止衣料的咬入、防止冷感、插棒的引入等,但未考虑将一对拉头彼此连结的功能。另外,公开了拉头罩由两个部件构成的结构,构造复杂且麻烦,有时在两个部件之间存在间隙。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拉链用连结件,能够容易地可装拆地安装于现有的拉头,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一对拉头相互连结,能够容易地对拉头附加其他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接收电路及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系统
- 下一篇: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