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闭型生物研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9963.X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史曼;杨洋;许若琳;闫亮文;李宝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19/08 | 分类号: | B02C19/08;B02C23/16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钵 研磨 研磨棒 体内 密封盖 研磨球 通孔 分子生物学试验 顶部设置 过滤装置 集中收集 生物研磨 可活动 密闭型 研磨器 自转 穿入 底端 溢出 过滤 杂物 伤害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型生物研磨器,包括研钵体和研磨棒,研钵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中心开有通孔,研磨棒经通孔穿入研钵体内,研磨棒底端连接有可活动的研磨球,研钵体内壁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本发明研磨器能够防止灰尘或者其它杂物进入研钵体内,同时避免研磨过程中有害物质溢出,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研磨时,研磨球移动时自身也能自转,从而提高了分子生物学试验物质的研磨效果;同时还具有对于研磨过后粉末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闭型生物研磨器。
背景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提取RNA、DNA、蛋白、酶、色素等以供研究需要,提取过程中多需要涉及有毒有害试剂,常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以往多用陶瓷研钵进行研磨,但这种研磨费力还容易研磨不彻底,又耗时耗力,影响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型生物研磨器,解决现有研磨工具研磨费力,研磨效果不佳,易对操作人员带来伤害,且研磨后提取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型生物研磨器,包括研钵体和研磨棒,研钵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中心开有通孔,研磨棒经通孔穿入研钵体内,研磨棒底端连接有可活动的研磨球,研磨棒底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研磨棒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研磨球上开有与圆球和部分连接杆相适应的孔洞,圆球和部分连接杆位于孔洞内;研钵体内壁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通孔上下两端尺寸大于中间尺寸,中间尺寸与研磨棒相适应。
研磨棒顶部设置有橡胶套。
研钵体底部设置有支撑盘。
过滤装置包括滤网,研钵体内壁底部开有滤网槽,过滤网设置于滤网槽开口处,滤网与研钵体内壁底面相适应。
研钵体底部开设有斜管,滤网槽底部倾斜,斜管沿滤网槽底部倾斜度延伸设置,斜管一端与滤网槽底部连通,斜管另一端贯穿研钵体外壁。
研钵体底部靠近外壁设置有储物槽,斜管另一端与储物槽顶部连通。
研钵体底部侧壁内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储物槽与研钵体之间,滑槽靠近下部部分与储物槽连通,滑槽内设置有挡板,滑槽上部开有贯穿研钵体的长孔,挡板靠近研钵体外壁的侧面设置有把手,把手在长孔内活动。
滤网槽内设置有滤网支撑结构,滤网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滤网槽底部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支撑杆,凹槽底部设置有弹簧,支撑杆一端与滤网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滤网支撑结构设置有至少2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盖,防止了灰尘或者其它杂物进入研钵体内,同时避免了研磨过程中有害物质溢出,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通过设置通孔、橡胶套,便于研磨棒转动;通过设置连接杆、圆球和研磨球,便于研磨球移动时自身也能自转,从而提高了分子生物学试验物质的研磨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弹簧、支撑杆和滤网,便于滤网在过滤研磨的物质,并使滤网具有回弹的效果,使研磨过后的粉末进入滤网槽;通过设置斜管,便于粉末从滤网槽内经斜管进入储物槽内;通过设置滑槽和挡板,便于研磨完成后,储物槽内的粉末的集中收集,从而实现了分子生物学试验过程中物质研磨过后过滤粉末与集中收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密闭型生物研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学院,未经西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式粉机
- 下一篇:一种废旧动力电池拆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