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礁膜属藻类人工培育中的杂藻抑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90583.8 申请日: 2019-07-29
公开(公告)号: CN110226510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6
发明(设计)人: 谢恩义;廖佳炜;崔建军;刘东超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G33/00 分类号: A01G33/0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马云华
地址: 52409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礁膜属 藻类 人工 培育 中的 抑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礁膜属藻类人工培育中的杂藻抑制方法,涉及海藻栽培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杂藻抑制方法包括:礁膜育苗池充入消毒海水后,在育苗池底部铺设缢江蓠或异枝江蓠,同时在育苗池水体表面投放小球藻;培育时控制育苗池水体中小球藻的数量不超过5000个/100倍视野;培育过程中,向育苗池水体中添加含N和含P的盐类,使水体中的N元素浓度为10ppm,P元素浓度在培育的前、中、后期分别为1ppm、2.5ppm、4ppm。本发明提供的杂藻抑制方法同时投入小球藻和耐高温的江蓠种类,可以有效抑制育苗板上和育苗池中度夏高温阶段的硅藻、蓝藻等杂藻的滋生,保证附苗基上礁膜孢子体比较纯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栽培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礁膜属藻类人工培育中的杂藻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绿紫菜是一类经济型绿藻,属于绿藻门、石莼纲、丝藻目、礁膜科、礁膜属(Monostroma)。礁膜属的海藻俗称塔膜菜,绿苔,共有40多种,中国有6种,即宽礁膜、北极礁膜、小礁膜、礁膜、囊礁膜和厚缘礁膜。绿紫菜广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东南各省的沿海沿岸的中高潮带的岩石或泥沙滩的石砾以及红树林等基质上,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种类,日本东海岸的中南部及琉球群岛也有分布。绿紫菜个体一般体长20cm以上,广东湛江硇洲岛产的宽礁膜个体可达60cm以上,较其它地方产量高。

绿紫菜营养丰富,含有较高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食用价值高,并具有药用价值,能清热化痰、利水解毒、软坚散结,可用于治疗喉炎、咳嗽痰结、水肿等,从中提取的硫酸多糖更具有抗凝血,抗氧化,降血脂,抗炎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海洋食品、药物和化妆品资源。

绿紫菜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目前,中国海水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占浅海滩涂可利用面积15%左右,水域滩涂利用空间和潜力很大。我国发展绿紫菜海藻产业链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绿紫菜在日本和韩国早已进入商业化栽培,其产值和栽培规模仅次于海带、紫菜、裙带菜,列第四位。绿紫菜目前产量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是目前急需扩大栽培规模的热点栽培种类。

目前,南海高温地区在海藻栽培方面,几乎没有规模化的生产,其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是台风鱼害和海水温度,马尾藻、江蓠、海萝等经济海藻,往往由于苗种生产需要在海区中间培育,大大限制了其苗种生产和产业化的形成。而绿紫菜育苗可全程在室内完成,不受台风、鱼害和海水温度的制约(从4、5月繁殖季开始,到10月孢子放散萌发),易于产业化。

尽管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专家对绿紫菜的人工育苗做了研究,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要实现育苗的高效性,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绿紫菜人工养殖过程中,敌害防治对于绿紫菜高效育苗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室内育苗过程中,即合子附着、培养至孢子囊成熟这一阶段。

目前,绿紫菜的室内人工育苗主要采用静态水体添加营养盐的培养模式,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换水,定时干出,调光、淡水浸泡或药物处理来控制杂藻,程序较为繁琐,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损生物富集无法防除,在防治这方面显得较为被动。研究发现,绿紫菜的室内人工育苗培养模式下尽管海水做消毒处理,每天对绿紫菜苗板定时干出,控制光线以及淡水浸泡或使用浓度为0.5~3mg/L的GeO2来处理,都避免不了硅藻、蓝藻及丝状褐藻等杂藻的滋生。因此,本领域中缺乏一种有效抑制杂藻滋生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突破礁膜属藻类育苗孢子体培育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杂藻的问题,为了实现礁膜属藻类高效栽培的苗种供应,提供了一种礁膜属藻类人工培育中的杂藻抑制方法,操作方便,有效控制杂藻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礁膜属藻类人工培育中的杂藻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礁膜属藻类的育苗池充入消毒海水后,在育苗池底部铺设一层缢江蓠或异枝江蓠,同时在育苗池水体表面投放一层小球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