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0884.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8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波;徐海涛;徐延忠;宋静;梅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动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莫英妍;徐冬涛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装置 现场数据采集 环保工程 协同设计 采集 三维数字化 传统手段 工程设计 工况数据 技术手段 三维设计 实际条件 实际问题 数据缺失 现场环境 现场数据 有机结合 有效解决 装备设计 不一致 展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了环保装置设备现场数据采集条件不足、数据缺失、采集精度不高等实际问题,提高了现场环境工况,同时与三维设计手段有机结合,可实现全部基于真实工况数据的三维数字化环保装置设计,并结合逆向技术手段实现环保工程现场数据采集及处理,有效解决由于工程设计与现场实际条件不一致、设计资料缺失、现场数据通过传统手段采集困难等问题,全面、准确掌握现场实际情况,用于环保工程及装备设计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环保工程设计、信息化以及科教资源内容产品方面普遍存在设计效率欠佳、信息化支撑平台和产品缺乏等问题,常规二维图纸的质量和效率不佳,难以满足符合工程实施和教育服务的新需求,技术服务和教学效果较差,环保工程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管理、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将逆向技术植入环保装置的设计开发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逆向工程技术是一种产品设计技术再现过程,即对一项目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从而演绎并得出该产品的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功能特性及技术规格等设计要素,以制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的产品。逆向工程源于商业及军事领域中的硬件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在不能轻易获得必要的生产信息的情况下,直接从成品分析,推导出产品的设计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及系统,针对当前环保工程设计、信息化以及科教资源内容产品方面存在的设计效率欠佳、信息化支撑平台和产品缺乏的行业痛点,以环保工程内容为中心,结合数字化测量工具、三维数字设计工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环保装置内部存储记忆单元植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围绕设计生产构建全专业覆盖、集成开放的大气污染治理环保装备数字化系统,实现从数字采集、工程设计、模拟仿真、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高常规二维图纸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信息高效、无损共享,为生产手段信息化奠定基础。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环保装置内部的存储记忆单元中植入逆向工程系统,所述逆向工程系统包括数据分析工具、三维数字设计工具;
步骤2:利用数字化测量工具对环保装置实体进行扫描测量,经过分析处理,输出环保装置实体的点云数据;
步骤3: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提取点云特征,建立环保装置实体的特征曲线,并将该特征曲线输入到三维数字设计工具中;
步骤4:利用三维数字设计工具对特征曲线进行三维设计、建模,建立环保装置的三维模型;
步骤5: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工具对环保装置的三维模型进行全景拼接,输出环保装置的全景三维模型并通过显示屏显示。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步骤2中的数字化测量工具为无人机航测装置或全景相机。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步骤3的数据分析工具为Pro/Engineer。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步骤2中的三维数字设计工具为PDMS/PDS或SOLIDWORKS或CATIA。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基于逆向技术的环保装置协同设计展示方法,步骤5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工具为VR全景摄像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动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动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建模的处理方法、设备与系统
- 下一篇:基于虚实融合的手持工具作业导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