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1800.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胡郑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钢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构件 建模 与其 施工图 绘制 相互 联动 编辑 方法 | ||
1.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创建三维构件及其关键位,关键位包括并限于里程桩号位、伸缩缝位、支座位、节点位、施工缝位、截面安装位、横隔板位、竖向加劲位,这些关键位在构件长度方向采用这些关键位在构件长度方向采用在位编辑标注(Edit-In-Place-Dim)步距:(1)通过命令机制:输入构件所需安装截面、三维坐标点集;然后创建构件关键位,输入关键位类型、关键位布置表达式;(2)通过DXF文件导入包括不限于道路中心线平曲线图层、竖曲线图层、安装截面名称、里程桩号图层、伸缩缝图层、支座图层、截面安装点图层;通过两种方式(1)、(2)创建三维构件及其关键位,并生成关键位在位编辑标注和关键位属性表,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创建其他三维构件及其关键位,双击在位编辑标注或关键位属性表,进行构件关键位类型、步距、颜色和设计参数属性修改编辑,同时分别更新平面编辑器视口、立面编辑器视口、断面编辑器视口对应构件关键位布置图和构件子零件信息模型,使四个视口对应构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
步骤二:在平面编辑器视口创建对应三维构件的顶平面、底平面及其关键位平面布置图:(1)一键生成构件顶平面布置图;(2)一键生成构件底平面布置图;(3)一键生成抗剪平面布置图;(4)一键生成其他平面布置图;(5)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腹板设计;(6)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加劲肋设计;(7)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钢筋、钢束和齿块布置设计;(8)在顶平面布置图增加钢横梁布置设计;(9)在底平面布置图增加支座布置设计;(10)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横隔系布置设计;(11)在顶平面布置图增加悬底板布置设计;(1)~(11)项均生成构件关键位布置的在位编辑标注和属性表,双击在位编辑标注或单击属性表,进行构件关键位类型、步距、颜色和设计参数属性修改编辑,同时分别更新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立面编辑器视口、断面编辑器视口对应构件关键位布置图,使四个视口对应构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
步骤三:在立面编辑器视口创建对应沿构件长度积分方向的放样状态的立面及其对应关键位立面布置图:(1)一键生成立面布置图;(2)在立面布置图进行横隔系布置及对应类型设计:包括横隔板和竖向加劲肋设计两种类型;(3)在立面布置图进行腹板增设加劲肋设计;(4)在立面布置图进行腹板钢筋、钢束设计;(5)在立面布置图进行抗剪键立面布置设计;(6)在立面布置图进行沿顺桥向钢板厚度设计;(1)~(6)项均生成构件关键位和构件子零件的在位编辑标注和属性表,双击在位编辑标注或单击属性表,进行构件关键位和构件子零件的类型、步距、颜色、设计参数属性修改编辑,同时分别更新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平面编辑器视口、断面编辑器视口对应构件关键位布置图和构件子零件模型,使四个视口对应构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
步骤四:在断面编辑器视口创建对应构件关键位及需要详细设计位置处的断面图和构件子零件:(1)对断面横隔板厚度设计;(2)对断面竖向加劲肋设计;(3)通过截面控制线偏移或者竖直拷贝进行横隔系加劲板设计;(4)通过截面控制线偏移或者竖直拷贝进行钢筋、钢束、齿块设计;(5)通过截面控制线偏移或者竖直拷贝进行横隔板人孔设计;(6)通过截面控制线偏移进行横隔板支座加劲板和支座围板设计;(1)~(6)项均生成构件关键位和构件子零件的在位编辑标注和属性表,双击在位编辑标注或单击属性表,进行构件关键位和构件子零件类型、步距、颜色、设计参数属性修改编辑,同时分别更新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立面编辑器视口、平面编辑器视口对应构件关键位布置图和构件子零件信息模型,使四个视口对应构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其中构件子零件包括并限于横隔板、竖向加劲板、横隔板加劲板、人孔、支座加劲板、支座加劲围板、悬底板、钢筋、钢束、齿块、锚索、锚箱;
步骤五:将构件及其关键位和构件子零件信息模型分别导入本地或云端参数性能评估系统、本地或云端力学安全评估系统,参数性能评估系统和力学安全评估系统分析完,将以图、表方式直观展示,若系统评估满足,最后一键构件施工图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钢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钢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18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