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2077.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耿孝恒;郭海莹;贾新磊;王洪浩;史馥榕;王澍培;公硕;胡金梅;齐欣宇;刘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B01D17/04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乳剂 甲苯磺酸 丙二醇 丁三醇 甘油 尿素 聚丙烯纤维 环氧丙烷 马来酸酐 氢氧化钾 脱水效果 乙二胺 共聚反应 传统的 反应釜 共聚物 制备 催化剂 油田 改造 | ||
本发明涉及破乳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材料,尿素4‑8份、环氧丙烷12‑15份、聚丙烯纤维2‑4份、马来酸酐5‑8份、甲苯磺酸5‑10份、丙二醇3‑8份、甘油10‑20份、乙二胺10‑20份、丁三醇6‑12份、氢氧化钾2‑5份,S2、将尿素和甘油放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S3、将丙二醇、丁三醇和甲苯磺酸放在一起,加入催化剂一,使其发生共聚反应,得到共聚物一。本发明通过对传统的破乳剂进行改造,利用尿素、环氧丙烷、聚丙烯纤维、马来酸酐、甲苯磺酸、丙二醇、甘油、乙二胺、丁三醇和氢氧化钾制得新型破乳剂,达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脱水效果比较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破乳剂脱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乳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经常混入水分,在原油输送之前要先经过脱水,以降低运输成本。原油中的游离水很容易分离脱除,而脱除原油中的乳化水一般则需要加入破乳剂来进行,目前国内使用的以聚醚类破乳剂为主,该类破乳剂大都是以含活泼氢化合物为起始剂,在碱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与氧化烯烃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制得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利用这种工艺在制备所得到的破乳剂在使用的过程中脱水效果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达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脱水效果比较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材料,尿素4-8份、环氧丙烷12-15份、聚丙烯纤维2-4份、马来酸酐5-8份、甲苯磺酸5-10份、丙二醇3-8份、甘油10-20份、乙二胺10-20份、丁三醇6-12份、氢氧化钾2-5份。
S2、将尿素和甘油放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
S3、将丙二醇、丁三醇和甲苯磺酸放在一起,加入催化剂一,使其发生共聚反应,得到共聚物一。
S4、在S3共聚反应的过程中进行加热处理,获得共聚物一冷却至室温。
S5、将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放在一起,加入催化剂二,使其发生共聚反应,得到共聚物二。
S6、在S5共聚反应的过程中进行加热处理,获得共聚物二后冷却至室温。
S7、将S5获得的共聚物与乙二胺放在一起加入催化剂三进行加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反应物一,将反应物一静止冷却到室温。
S8、将S3中的共聚物一与S2中的尿素和甘油的混合物以及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获得反应物二,搅拌时间与加热时间一致,加热时间为35min-55min,加热温度为70℃-80℃,反应物二静止冷却至室温。
S9、将S7中的反应物一和S8中的反应物二放在一起,加入催化剂四,在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反应,获得破乳剂,加热时间与搅拌时间一致,加热时间为25min-40min,加热温度为40℃-60℃。
优选的,S2中搅拌的速度为120转/分钟-18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5min-55min。
优选的,S4中加热的温度为140℃-160℃,加热时间为50min-75min。
优选的,S6中加热的温度为130℃-170℃,加热时间为40min-65min。
优选的,S7中搅拌时间为30min-45min,搅拌时间跟加热时间一致,加热温度为70℃-9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