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及异味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2955.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成;杨德俊;卞杰松;邓斌;刘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南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C12M1/26;C12M1/24;C12M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熊晓妹 |
地址: | 42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味物质 培养瓶 柱式 异味 气体流量计 采集装置 曝气装置 收集管 风机 曝气 吸附 藻类 光源控制器 实验室条件 顶部安装 可控光源 强度设置 生长过程 吸附材料 吸附特性 原位采集 藻类生长 释放 通气管 藻细胞 挥发 水中 藻液 风速 光源 光照 采集 | ||
1.一种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收集管连通的培养瓶、吸附瓶,培养瓶为柱式培养瓶,所述柱式培养瓶上设置可控光源以及曝气装置;所述收集管管道上安装有风机、气体流量计;柱式培养瓶通过通气管与曝气装置连接;通过柱式培养瓶对产异味藻类进行培养,利用光源和曝气装置为藻类光合作用提供光照和二氧化碳(CO2);气体流量计可对风机的风速及时间进行设定;所述收集管管道一端伸入柱式培养瓶,另一端伸入至吸附瓶的底部,吸附瓶的底部设置不同吸附特性的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式培养瓶整体为密封结构,由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整体呈圆柱形,直径200-300mm,高度400-600mm,柱式培养瓶顶端有机玻璃盖可通过螺纹与柱式培养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在柱式培养瓶顶端,光源系统由20-80W全光谱波长400-840nm LED灯泡组成,LED灯泡以柱式培养瓶顶部圆心为中心呈圆形向四周分布,灯泡与安装在柱式培养瓶上的光源控制器电路连接,通过光源控制器对灯泡的光照强度和波长进行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瓶为40-80ml螺纹口瓶,通过螺纹口盖与收集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功率为40-60w,排气量20-40L/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L型玻璃导管,总长度500-800mm,直径4-6mm,一端与曝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柱式培养瓶连接,通气管距离柱式培养瓶底端高度为1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为U型玻璃导管,总长度300-500mm,直径4-6mm,一端与吸附瓶连接,另一端与柱式培养瓶连接,收集管距离柱式培养瓶顶端高度为5-10mm,距离吸附材料高度10-3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藻类异味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沸石。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采集装置的藻类异味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分离的产异味藻类接种于柱式培养瓶,柱式培养瓶含BG11培养基,在20μmol/(m2.s)、(25±1)℃、光照周期12h:12h(L:D)的条件下,24h不间断曝气培养,通气流量设置为5L/min,取5g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设置风机流量4L/min,吸附时间30min,每隔5d进行取样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南学院,未经湘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9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