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接止退结构及预制构件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3052.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接 结构 预制构件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接止退结构,包括:外套体、插杆以及止挡件,其中,外套体固接于受力筋的一端部且轴向形成有插接腔;插杆于靠近插接头的部分形成有插脖,且插脖与插接头之间形成轴向挡面;止挡件的刚性端与外套体安装固定,止挡件的弹性端伸入所述插接腔内并形成逆向止挡端面;止挡件具有供插接头正向贯穿的插接通道,且逆向止挡端面与轴向挡面的接触面积S1大于所述受力筋的横截面面积S2。本发明通过将逆向止挡端面与轴向挡面的接触面积S1大于所述受力筋的横截面面积S2,使得该插接止退结构在实现抗拔功能时,即使受力筋被拉断,也不会出现止挡件的弹性端被插杆拉坏或者拉弯的现象,确保该插接止退结构的连接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接止退结构和包含所述插接止退结构的预制构件组合。
背景技术
对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来讲,大多数产品都并非单独使用,因此,在工厂预制成型后运到现场施工根据设计需求与相同或不同的其他预制构件进行连接,以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构件组合。
以混凝土预制桩为例,其以往的连接方式是在混凝土预制桩的两端设计端板,以便在连接时将上、下两节预制混凝土桩的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施工方法是将上、下两节预制桩的端板对齐,调整垂直度后,再通过电焊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受人为因素、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且由于对预制桩垂直度及连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高,在沉入具有酸碱腐蚀性的土体后,焊接部位易受到腐蚀后存在逐渐失效的风险。此外,由于端板结构的焊接方式没有将上、下预制桩内的主受力筋进行连接,两预制桩内的钢筋笼相互独立,导致连接后的整桩强度相对偏弱。
为了解决采用端板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所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出现了不需要焊接,能够直接插接的连接件。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卡式连接件,该弹卡式连接件包括大螺母套筒、小螺母套筒、连接件以及插杆,所述大螺母套筒与连接件以螺纹方式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在容置于大螺母套筒的一侧环形阵列有多个弯折弹片,且所述的弯折弹片与大螺母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大于0°的夹角;所述插杆的一侧与小螺母套筒螺纹连接,另一侧在其外周面上开设有环槽,且所述环槽在远离所述小螺母套筒的一侧槽面设置为挡面,用于对卡接于该环槽的弯折弹片进行限位,当插杆穿过连接件后,挡面与折弯弹片卡接,防止插杆拔出。
虽然与传统的焊接连接方式相比,上述连接件的使用可以省去连接端板,因而具有金属用量少、对接施工速度快、连接强度高等优点。但是,混凝土预制桩之间的抗拔连接需要确保预埋在混凝土预制桩内的连接件之间的抗拔性能得到保证,需要保证插杆与弯折弹片之间在破损前的最大承受力要大于预埋在混凝土预制桩内且与连接件连接的钢棒拉断时的最大承受力即需要满足即使受力筋被拉断,弯折弹片也不能因被拉弯或拉断而失效。然而在上述结构中,插杆与弯折弹片无法确保能够满足使用时所需的连接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插接止退结构。该插接止退结构的插杆与止挡件插接后,在抗拔过程中即使预制构件中的受力筋被拉断,弹性片也不会被拉弯或拉断,从而确保插杆与止挡件插接后的连接强度更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接止退结构,包括:
外套体,固接于受力筋的一端部且轴向形成有插接腔;
插杆,于靠近插接头的部分形成有插脖,且插脖与插接头之间形成轴向挡面;以及
止挡件,刚性端与外套体安装固定,弹性端伸入所述插接腔内并形成逆向止挡端面;
其中,止挡件具有供插接头正向贯穿的插接通道,且逆向止挡端面与轴向挡面的接触面积S1大于所述受力筋的横截面面积S2,外套体为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3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