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evit和Dynamo的桩基础模型创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4124.7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柳柳;申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应孔月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evit dynamo 桩基础 模型 创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ynamo和Revit的桩基础模型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桥梁中心线的逐桩坐标文件和桩基础的数据文件;S2:在Dynamo中,使用S1中的桥梁中心线的逐桩坐标文件拟合生成三维曲线和二维平曲线;S3:根据S1中桩基础的数据文件,在S2中的二维平曲线相应里程处获得法平面,并对所述法平面作偏移得到一组平面,称之为平面组;S4:根据S1中桩基础的数据文件,在S2中的二维平曲线的对应里程处沿切线方向生成直线,并对所述直线作偏移得到一组直线,称之为直线组;S5:将S3中平面组与S4中直线组相交产生交点;S6:制作参数化桩族,根据S1中桩基础的数据文件和S5中所述的交点在Revit中放置桩族,即得到最终的桩基础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Revit和Dynamo二次开发的模型创建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Revit 和Dynamo的桩基础模型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BIM(建筑信息模型;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技术发展迅速,建模软件众多,其中Revit是最为常用的建模软件。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平台Dynamo 编写可视化程序,在Revit中实现建立较为复杂造型的BIM模型,同时Dynamo可以通过程序设计思想使得线、面进行交互,从而产生族在Revit中的插入基点,并批量放置构件族。
由于Revit自带的功能模块不能精确解决带状工程构件三维空间位置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桥梁桩基础是通过在测量软件中计算产生每根桩的三维坐标,然后在通过Dynamo读取点文件生成点,在放置相应的族实例。该方法在坐标计算阶段工作量较大,错误率高,而且属于重复性的工作,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建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evit和Dynamo的带状工程中基于点桩基础模型创建方法,无需计算桩基础坐标值,实现建模效率高、方便模型的后续修改,对于以桥梁桩基模型为代表的带状工程构件的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Dynamo和Revit的桩基础模型创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桥梁中心线的逐桩坐标文件和桩基础的数据文件;
S2:在Dynamo中,使用S1中的桥梁中心线的逐桩坐标文件拟合生成三维曲线和二维平曲线;
S3:根据S1中桩基础的数据文件,在S2中的二维平曲线相应里程处获得法平面,并对所述法平面作偏移得到一组平面,称之为平面组;
S4:根据S1中桩基础的数据文件,在S2中的二维平曲线的对应里程处沿切线方向生成直线,并对所述直线作偏移得到一组直线,称之为直线组;
S5:将S3中平面组与S4中直线组相交产生交点;
S6:制作参数化桩族,根据S1中桩基础的数据文件和S5中所述的交点在Revit中放置桩族,即得到最终的桩基础模型。
本发明的有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线与面的交互产生点,根据这些点将Revit族放入到Revit项目文件中,并且能够对构件进行参数化驱动,只需要控制S1和S2中的原始数据就能达到模型的同步变化。
本发明不需要使用计算每根桩的坐标值,是通过里程和偏距控制构件位置,在建模完成后可以导出每根桩的里程桩号、工程量及桩身任意处空间坐标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线、面交互可视化展示;
图3是参数化桩族;
图4是所述方法在Revit中建立的桩基础模型;
图5是桩的中心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