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4156.7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耿进锋;史红伟;李红英;孙建华;时洪飞;崔大田;姚德贵;肖寒;钟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21/02;C22C1/03;C22C1/06;C22F1/043;C22F1/047;C22F1/05;H01B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耐热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基合金技术领域,其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1.5‑3.2%Mg,0.7‑2.8%Si,0.2‑0.5%Ni,0.06‑0.25%Co,0.1‑0.2%Zr,0.1‑0.4%Y,余量为Al及总含量≤0.03%的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能够显著提高其导电率和耐热性能,使其更好地满足高压输电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基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工铜和铝是电线电缆的主要导体材料。中国铜资源少,对外依存度高达70%,而中国的铝资源丰富,自给率高。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以铝节铜”,相继出台了《GB/T30552-2014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NB/T42051-2015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GBT31840-2015额定电压1kV到35kV铝合金芯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等多部铝合金的电缆标准。这些标准所涉及的铝合金导体成分序号(1-6)与美标ASTMB800-5规定的AA8000系列铝合金牌号(8016、8030、8076、8130、8176、8177)成分是相同的。
高压输电是目前主要供电形式,也是保证输电功率及减少输电过程电能损耗的必然选择。在高压输电过程中,高导电率、高强度及耐热性好的导线是必然选择,也是高效节能输电的主要形式。而基于目前情况,输电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中常由于温度上升而使得导线各性质发生较大变化,造成输电过程能耗过大而影响输电效率。因此,研究一种更高性能的合金导体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以实现输电效率的提高及保证安全。
公开号为CN10501880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其组分质量百分比为:镁Mg0.60~0.90%,硅Si0.50~0.80%,硼B0.03~0.09%,混合稀土RE0.10~0.50%,锆Zr0.03~0.09%,钇Y0.03~0.09%,其余为铝。其制备方法是将工业纯铝熔化,向熔体中依次加入其他原料,于720℃保温,进行精炼、静置、扒渣、施加脉冲电流、铸造,得到铸棒;将铸棒挤压成铝合金杆材,固溶处理,拉丝机拉制成铝合金单线,时效处理,最终得到导线成品。本发明所制备出的铝合金导线强度大于275Mpa,导电率大于58%IACS,长期运行温度达到180℃。但是该高导铝合金导线的耐热性能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开号为CN108559884A的专利公开了提供了一种强度高、耐热铸造铝合金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Si7.2-7.8%,Fe≤0.45%,Cu3.1-3.6%,Mn0.2-0.5%,Mg0.25-0.4%,Zn0.2-0.3%,Cr≤0.04%,Ni0.1-0.25%,Ti0.12-0.2%,Sr0.004-0.01%,Pb≤0.1%,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发明铝合金材料,强度高和耐热性能好,配方科学和经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特别适合用作发动机气缸盖铸造铝合金材料。该发明用作铝合金导线领域,强度和导电性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以提高其导电率和耐热性能,使其更好地满足高压输电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1.5-3.2%Mg,0.7-2.8%Si,0.2-0.5%Ni,0.06-0.25%Co,0.1-0.2%Zr,0.1-0.4%Y,余量为Al及总含量≤0.03%的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1.8-2.3%Mg,1.5-2.1%Si,0.32-0.41%Ni,0.12-0.20%Co,0.13-0.18%Zr,0.2-0.3%Y,余量为Al及总含量≤0.03%的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