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4400.X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互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19/00;C08L51/06;C08L63/00;C08K13/04;C08K7/14;C08K3/36;C08K7/26;C08J9/30;C08J9/10;B32B17/02;B32B17/06;B32B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板材 塑料基 填充层 粉煤灰 玻纤网 固化层 两层 发泡剂 制备 填充 废旧轮胎橡胶粉 双螺杆挤出机制 建筑材料领域 偶氮二异丁腈 三辊碾压机 丙烯酸酯 玻璃纤维 废旧材料 废旧回收 废物利用 使用性能 偶联剂 润滑剂 塑料粉 粘结剂 发泡 定型 生产成本 复合 制作 | ||
1.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包括两层玻纤网、位于两层玻纤网之间的填充层以及分别位于两层玻纤网远离填充层一侧的固化层,所述填充层和固化层的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10-60%粉煤灰,30-70%废旧回收塑料粉,2-10%废旧轮胎橡胶粉,5-10%玻璃纤维,余量为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发泡温度不同的初级发泡剂和二级发泡剂、偶联剂、粘结剂、润滑剂、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助剂中各成分在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初级发泡剂2-8‰,二级发泡剂2-15‰,偶联剂1-9‰,粘结剂2-17‰,润滑剂7-15‰,丙烯酸酯2-18‰,偶氮二异丁腈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初级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二级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所述偶联剂为KH792,所述粘结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润滑剂为十八烷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助剂中还包括补强自修复微胶囊、聚硫醇和DMP-30,所述补强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
A)将质量比为(2-4):(8-10):1的尿素、甲醛和三聚氰胺溶解在水中,完全溶解后用用三乙醇胺调节溶液pH至8-9,60-80℃下反应1-3h得到预聚体;
B)向预聚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纳米SiO2,分散均匀后得到改性预聚体;
C)将芯材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芯材乳液,所述芯材乳液中芯材的质量分数为20-25%,所述芯材为质量比为(4-5):1的环氧树脂E-44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
D)将质量比为1:(1-2)的改性预聚体与芯材乳液混合,搅拌反应20-30min后,用柠檬酸调节溶液pH为2-3,反应1-2h后,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5-6,50-70℃下反应1-3h,冷却、过滤、干燥后得到补强自修复微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所述补强自修复微胶囊占填充层和固化层的原料总质量的1.5-3.5%,聚硫醇和DMP-30共占原料总质量的1.5-3.5%,聚硫醇和DMP-30的质量比为(9-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填充层的厚度为3-15mm,所述固化层的厚度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其特征是,所述玻纤网的规格为70-300g/m2。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废旧回收塑料和废旧轮胎洗净并粉碎,得到废旧回收塑料粉和废旧轮胎橡胶粉;
(2)将粉煤灰、废旧回收塑料粉、废旧轮胎橡胶粉、玻璃纤维及助剂放入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
(3)将搅拌均匀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后分别得到填充层和固化层;
(4)在填充层上下两侧敷上玻纤网,与上下两层固化层一起通过三辊碾压机定型后得到所述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废旧回收塑料粉和废旧轮胎橡胶粉的粒径≤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填充的塑料基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挤出温度为140-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互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互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4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