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段施工区背景下基于交通波的干线协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4785.X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5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达;陈玉婷;贾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彭立琼;李钦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段 施工 背景 基于 交通 干线 协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路段施工区背景下基于交通波的干线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能反映施工区特征的交通波模型,包括:
一、不受施工区影响的交叉口交通波模型;
二、受施工区影响的上游交叉口交通波模型;
三、受施工区影响的下游交叉口交通波模型;
其中:所述不受施工区影响的交叉口交通波模型包括:
(1)建立停车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i是相位标号,t表示时刻,wi(t)为交通波的波速,li(t)为交通波的波前位置,下标q、s、l和c分别表示停车波、启动波、消散波和压缩波,qi(t)和ρi(t)分别为该相位的车辆到达率与密度,为道路阻塞密度;
(2)建立启动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si和分别为该交叉口的饱和流率以及对应的车辆消散速度,为所计算相位的绿灯开启时间,为绿灯持续时间;
(3)建立消散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4)建立压缩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为所计算相位的红灯开启时间;
其中:
式中,为排队最远点的位置;
步骤二、计算在路段施工区背景下各个交叉口的停车延误;
步骤三、以协调相位停车延误最小为主要目标,交叉口停车延误最小为次要目标,协调相位排队车辆不上溢为约束条件建立双目标的干线协调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段施工区背景下基于交通波的干线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施工区影响的上游交叉口交通波模型包括:
(1)建立启动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i是相位标号,t表示时刻,wi(t)为交通波的波速,li(t)为交通波的波前位置,下标q、s、d分别表示停车波、启动波和减速波,为所计算相位的绿灯开启时间,为绿灯持续时间,si和分别为该交叉口的饱和流率以及对应的车辆消散速度,cw和vw分别为施工区的通行能力和限速,为道路阻塞密度;
(2)建立消散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下标c和l分别表示压缩波和消散波;
(3)建立减速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其中:
式中,lAB为施工区上游端点与交叉口停车线之间的距离,且要求否则等式不成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段施工区背景下基于交通波的干线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施工区影响的下游交叉口交通波模型包括:
(1)建立停车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i是相位标号,t表示时刻,wi(t)为交通波的波速,li(t)为交通波的波前位置,qi(t)为到达率,ρ(t)为密度,下标w、q、s、l、c、d分别表示施工区内部、停车波、启动波、消散波、压缩波和减速波,ρwj为施工区内阻塞密度;
(2)建立启动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为所计算相位的绿灯开启时间,为绿灯持续时间,si和分别为该交叉口的饱和流率以及对应的车辆消散速度;
(3)建立消散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式中,vw为施工区的限速;
(4)建立压缩波的波速公式如下:
其中:
1)左转方向的停车波的波前位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为左转相位的编号,j为直右相位的标号,1为C点上游的左转波前位置编号,2为C点之后的左转波前位置编号;
2)左转方向的启动波的波前位置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7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