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腔类手术器械高效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5146.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柯萍;乔赛男;鲍文丽;王成友;何洪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优玛环试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B08B9/023;A61B90/7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廖龙春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腔类 手术器械 高效 清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腔类手术器械高效清洗方法,包括预洗、酶洗、多次漂洗和脱水四个阶段,预洗阶段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清洗管腔类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槽内;S2、抽气,清洗槽内形成负压,注清洗液;S3、液相进气;S4、抽气,清洗槽内形成负压,气相进气;S5、抽气使得清洗槽内形成负压,液相均匀进气;S6、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S7、排水;酶洗和漂洗阶段均采用步骤S2‑S7进行清洗。本发明中步骤S2和步骤S3使得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中形成多个空气段、清洗液段,抽气使得空气段膨胀,再利用气相进气瞬间压缩上述空气段,外界的清洗液瞬间进入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实现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表面的高效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腔类手术器械高效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管腔类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快速增长,同时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要求达到了一定高度,避免发生术后感染。然而,难题在于: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管道细长,部分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结构为异形构造,比较复杂,清洗液难以进入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表面进行清洗。
目前,管腔类手术器械的清洗方式主要有:手工清洗、具有专用管腔架的喷淋清洗机、减压沸腾清洗等。其中,手工清洗方式只适用于内表面光滑、无异物无盲端的管腔类手术器械,且手工清洗难以保证清洗质量。喷淋清洗机虽然避免了手工清洗,但是需要人工将管腔类手术器械插在专用的管腔架上,工作量多。减压沸腾清洗主要利用清洗液的沸腾现象,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外表面进行冲刷清洗,但由于清洗液难以进入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结构,因此,其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表面清洗作用有限,难以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表面进行有效清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管腔类手术器械高效清洗方法,以解决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表面清洗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管腔类手术器械高效清洗方法,包括预洗、酶洗、多次漂洗和脱水四个阶段;所述预洗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清洗的管腔类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槽内;
S2、抽出清洗槽内的空气,降低清洗槽的内压后注入清洗液;
S3、注完清洗液后进行液相进气,清洗槽的内压恢复;
S4、抽出清洗槽内的空气,降低清洗槽的内压后进行气相进气,清洗槽内一次性达到常压;
S5、抽出清洗槽内的空气,降低清洗槽的内压后进行液相进气,清洗槽内一次性达到常压;
S6、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多次;
S7、打开排水阀,将清洗液排出;
所述清洗槽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液相进气管,每个液相进气管上沿其长度开设有若干液相进气孔;
所述酶洗阶段和漂洗阶段均采用步骤S2-S7进行清洗,酶洗阶段中,在注入清洗液的同时注入酶液。
本基础方案中,液相进气是指在清洗液液面以下进气,气相进气是指在清洗液液面以上进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步骤S2中,将清洗槽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清洗槽的内压降低,此时,位于清洗槽内的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中的空气也被吸出部分,以便之后有更多的清洗液能够进入管腔类手术器械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优玛环试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优玛环试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1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污水管道清理装置
- 下一篇:管腔类手术器械真空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