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5289.6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1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丽;王化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 射流 均分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栓式发动机性能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冷却液射流均分件由于没有专门适用的测试装置,而导致其无法进行性能精确测试的技术问题。一种冷却液射流均分件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串接的顶盖、大连接环和底座;大连接环内套装小连接环;小连接环与大连接环之间设有间隙;大连接环内设有凹槽;小连接环上设有外沿;顶盖下部设有环状结构;小连接环与大连接环之间套装冷却液射流均分件;顶盖与冷却液射流均分件之间形成冷却液进口环腔;底座、大连接环、小连接环与冷却液射流均分件之间形成冷却液出口环腔。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栓式发动机性能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针栓式发动机工作时氧化剂和燃料在喷注器内撞击雾化形成高温燃气后喷出,再进入推力室身部,由于高温燃气的温度较高,为了避免推力室身部被烧蚀,一般会采用冷却液对推力室身部进行冷却,即在针栓式发动机的喷注器出口设置冷却液射流均分件7。参照图1和图2,冷却液射流均分件7为环形薄板件,其侧壁沿周向均布多个冷却液射流孔701;冷却液射流孔701与冷却液射流均分件轴线成一定夹角,且贯通冷却液射流均分件7的侧壁。
冷却过程中,如果冷却液分布不均匀就容易将推力室身部烧蚀,因此,对冷却液射流均分件7进行性能测试,并选取合格的冷却液射流均分件进行装配就至关重要。
冷却液射流均分件7的性能测试包括射流观察、给定反压和流量流阻测试。由于冷却液射流均分件7厚度很小,其外径尺寸远大于厚度尺寸,且测试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折弯现象,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故很难准确模拟实际工况,因此,目前并无专门适用于此类冷却液射流均分件的测试装置,导致此类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无法进行性能的精确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冷却液射流均分件由于没有专门适用的测试装置,而导致其无法进行性能精确测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冷却液射流均分件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串接的顶盖、大连接环和底座;所述大连接环内套装小连接环;所述小连接环与所述大连接环之间设有间隙;小连接环的上部固连所述顶盖,小连接环的下部固连所述底座;
所述大连接环内设有凹槽;所述小连接环上设有外沿;所述凹槽的槽底和所述外沿的上端面平齐;
所述顶盖为环状,其下端面设有向下突起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将所述环状结构分为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所述环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固连在内环结构上,其外径小于环槽的大径;所述顶盖的上端面设有分别连通环槽的进水嘴和第一测压嘴;
所述小连接环与所述大连接环之间用于套装被测冷却液射流均分件;冷却液射流均分件的外沿压紧在所述外环结构和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冷却液射流均分件的内沿压紧在所述内环结构和所述外沿的上端面之间,且冷却液射流均分件与所述凹槽、所述外沿之间均通过密封件密封;
所述顶盖与冷却液射流均分件之间形成冷却液进口环腔;所述底座、所述大连接环、所述小连接环与冷却液射流均分件之间形成冷却液出口环腔;所述冷却液进口环腔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环腔之间通过冷却液射流孔连通;
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出水嘴和第二测压嘴;所述出水嘴和第二测压嘴均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环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大连接环的侧壁上设置多个沿周向均布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位于所述凹槽的外侧且沿轴向贯通所述大连接环的侧壁;
所述小连接环的侧壁上设置多个沿周向均布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外沿的内侧且沿轴向贯通所述小连接环的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