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脂质纳米粒控制释放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5540.9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伟;刘少娟;章红燕;王春雷;李骏飞;沈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陈燕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纳米 控制 释放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脂质纳米粒控制释放性能测试系统,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模块、电导率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中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无线传输装置以及监测平台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释放性能进行实时、高效的监测,测试时,在预设温度下,将氯化钠溶液包裹于类脂核中制成固态胶粒,将固态胶粒放置于磷酸盐溶液中,固态胶粒在磷酸盐溶液中溶解,固态胶粒在溶解过程中释放氯化钠溶液,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检测固态胶粒在溶解过程中磷酸盐溶液的电导率信号,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电导率信号转换为电导率值,并绘制成电导率‑时间谱传输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同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电导率‑时间谱传输至监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药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脂质纳米粒控制释放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备靶向给药、长期的稳定性、良好的生理相容性和药物缓释的优点。它可以通过口服给药、皮肤给药、肺部给药等多种方式被吸收。
随着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给药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医疗的各种需求,例如:延长药物的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性等。20世纪80年代,在脂质体、微乳、聚合物纳米粒等一系列药物载体被发展起来后,人们又把目光逐渐转向了由生理相容、体内降解的天然脂质材料作为载体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上。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纳米粒给药系统,SLN以固态类脂化合物(天然或合成)为载体,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既具有传统载体系统的优点,同时也改善了不足之处。SLN可以通过口服,注射,表皮给药以及肺部给药等多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SLN还在生物毒性、可降解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多个方面显示出优势。并且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蕴含了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使SLN较聚合物纳米粒更具有吸引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缓释效果明显及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它可以通过多种给药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皮肤、注射、口服等等),同时具备聚合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露慢的优势,又兼具了脂质体乳剂的毒性低、能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载体。目前对SLN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特征和制备方法等方面。SLN与脂质体和微乳相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它以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固体脂质(如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硬脂酸、混合脂质等)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核中制成的纳米给药体系。因次,SLN也显示出自己不同与其他脂质体的一些特点。
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6860425A提供了一种氯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中涉及对该固体脂质纳米粒释放性能的测试,其对通过固体脂质纳米粒扩散到盐酸溶液中的浓度以计算固体脂质纳米粒释放性能,但是,不能实时对药物的释放性进行监测,且测试精度不高,不能准确表示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释放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脂质纳米粒控制释放性能测试系统,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模块、电导率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中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无线传输装置以及监测平台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释放性能进行实时、高效的监测,测试时,在预设温度下,将氯化钠溶液包裹于类脂核中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将固体脂质纳米粒放置于磷酸盐溶液中,固体脂质纳米粒在磷酸盐溶液中溶解,固体脂质纳米粒在溶解过程中释放氯化钠溶液,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固体脂质纳米粒溶解过程的图像信息,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检测固体脂质纳米粒在溶解过程中磷酸盐溶液的电导率信号,图像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溶解过程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电导率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电导率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电路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传输至监测平台,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电导率信号转换为电导率值,并绘制成电导率-时间谱传输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同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电导率-时间谱传输至监测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粘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管道内溶质向介质扩散影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