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5624.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3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卢振江;卢兆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兄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38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付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支付平台接收支付方终端设备的支付请求和收款方账户信息,支付请求包括支付方账户信息、支付金额、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以及支付方终端设备根据支付金额以及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生成的随机密码SA;支付平台根据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验证支付请求的时效性,并在支付请求的时效性验证通过后根据支付请求内的支付金额以及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用与支付方同样的方法生成随机密码SB,比对随机密码SB与随机密码SA,若随机密码SB不等于随机密码SA,则支付方终端设备身份验证失败,拒绝支付请求;否则,支付方身份验证成功,响应支付请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支付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支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支付选择,现有的移动支付有两种支付方法,一种是基于静态密码加密的支付方法,这种方法是收款方提供一个收款方账户信息的二维码,支付方扫拍这个二维码完成支付;另一种是基于动态密码加密的支付方法,就是支付方在手机里生成一个动态的二维码,收款方扫拍这个二维码完成支付;根据有关规定,基于静态密码加密的移动支付保密性不强,每次支付不得超过较小的金额上限,要通过移动支付完成较大数额的支付必须采用动态密码加密方式,这主要是给使用移动支付者提供较好的安全性,但这也造成了操作不便的情况。
另外使用这两种支付方式的收款方和支付方都必须同时与支付平台联网进行实时通信才能完成支付,对于偏僻的位置或者无线信号覆盖较弱信号的地区,难以确保支付方与支付平台一直保持着实时通信状态,从而影响移动支付功能,进而影响用户使用。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加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也可在收款方有网络信号付款方没有网络信号下实现移动支付、安全性高且能够实现免密支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付方法,该方法包括支付方终端设备以及支付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支付平台接收支付方终端设备的支付请求和收款方账户信息,支付请求包括支付方账户信息、支付金额、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以及支付方终端设备根据支付金额以及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生成的随机密码SA;
支付平台根据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验证支付请求的时效性,并在支付请求的时效性验证通过后根据支付请求内的支付金额以及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生成随机密码SB,比对随机密码SB与随机密码SA,若随机密码SB不等于随机密码SA,则支付方终端设备身份验证失败,拒绝支付请求;否则,支付方身份验证成功,响应支付请求,将支付请求中要求支付的金额从支付方账户中划转到收款方账户。
基于上述,支付平台接收支付方终端设备的支付请求的步骤如下:
支付方终端设备向支付平台发送预支付请求,预支付请求包括:支付金额、与支付金额的输入相关的时间以及支付方终端设备根据支付金额以及与支付金额的输入相关的时间生成的随机密码SA1;
支付平台接收预支付请求后,验证预支付请求的时效性,若时效性验证未通过,则拒绝预支付请求,否则根据支付金额与支付金额的输入相关的时间生成随机密码SB1;比对随机密码SA1和随机密码SB1,若随机密码SA1≠随机密码SB1,拒绝预支付请求;若SA1=SB1,进一步确认支付金额是否超过预设支付额度,若超过向支付方终端发出超出额度的提醒信息,并拒绝预支付请求,否则向支付方终端设备返回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
支付方终端设备接收支付平台返回的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后,根据支付金额以及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生成随机密码SA,并根据支付金额、与支付金额的确认相关的随机时间、随机密码SA以及支付方账户信息生成支付请求并以二维码的形式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兄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兄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