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5955.6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成彤;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森印迹诊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包括印记基因Z17、Z18、Z19、Z20、Z21、Z22、Z23、Z25、Z26、Z27或Z28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肿瘤标志物还包括印记基因Z1、Z2、Z3、Z4、Z5、Z6、Z8、Z9、Z10、N11、Z12、Z13、Z14、Z15或N16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的印记基因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诊断,具有显著的诊断敏感性,有利于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挽救病人生命做出重大贡献,对肿瘤治疗和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属于基因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印记基因肿瘤标志物、基于印记基因肿瘤标志物的肿瘤诊断模型或肿瘤诊断装置在制备诊断、筛查或治疗肿瘤的药物和/或试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400万,同时有820万患者死于癌症。无限增殖和转移是癌细胞的主要特性,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是由于癌细胞的广泛快速转移,引起脏器衰竭等并发症而最终死亡。早期癌症病灶小,手术创伤小,同时进入循环系统的癌细胞数量较少,不能形成稳定的转移灶,因此在早期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对预防复发和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癌症诊断标准是肿瘤的细胞和组织形态,但是形态学观察对于病理医生的经验要求非常高,同时早期癌症还没有发生很典型的形态学变化,很容易造成漏诊。由于癌症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等分子生物学层面的变化早于形态学变化,能够更敏感地检测到早期癌症,因此分子标志物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因组印记是表观遗传学中基因调控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通过甲基化来自特定亲代的等位基因,使某个基因只有一个等位基因表达,而另一个陷入基因沉默状态。该种类的基因,被称为印迹(记)基因。印迹缺失是印迹基因去甲基化导致沉默状态的等位基因被激活并且开始基因表达的一种表观遗传改变。大量研究表明,印迹缺失普遍存在于各类癌症中,并且发生时间早于细胞和组织形态改变。与此同时,在健康细胞中,印迹缺失的比例极低,与癌细胞成鲜明对比。所以,印迹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病理标记,通过特定的分子检测技术,对细胞异常状态进行分析。
由于印迹基因的功能涵盖细胞信号传递、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细胞外基质形成等多个方面,所以在不同的癌症中印迹基因所表现的作用有所不同,表达量也相差巨大,故而形成了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浸润和转移及预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不同印记基因的组合也可以对肿瘤的类型进行区分。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肿瘤早期诊断没有高度敏感的诊断标志物,需要开发新的诊断标志物、诊断模型和诊断装置,基于患者活检样本,解析肿瘤在细胞层面上存在的分子标记物变化,以此提供更精确的预诊和诊断信息,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作出指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通过采用印记基因作为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基于印记基因肿瘤标志物构建的肿瘤诊断模型和肿瘤诊断装置实现了单细胞或组织水平下的肿瘤判断,为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标志物,所述肿瘤标志物包括印记基因Z17、Z18、Z19、Z20、Z21、Z22、Z23、Z25、Z26、Z27或Z28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印记基因Z17为Aldh1l1,印记基因Z18为Gata3,所述印记基因Z19为Hm13,所述印记基因Z20为Kcnq1,所述印记基因Z21为Nhp2l1,所述印记基因Z22为Pon2,所述印记基因Z23为Rasgrf1,所述印记基因Z25为Tfpi2,所述印记基因Z26为Trappc9,所述印记基因Z27为Ube3a,所述印记基因Z28为Zi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森印迹诊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立森印迹诊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