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6122.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1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汤玉斐;刘照伟;郑婉星;邢国鑫;赵康;孟庆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8/08 | 分类号: | B32B38/08;B32B38/16;B32B37/06;B32B37/10;C09K5/14;D06M11/83;D06M11/80;D01F6/48;D06M10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蜂窝状 导热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按步骤进行:
步骤1,制备定向聚合物纤维:
称取可纺聚合物,加入溶液中配制纺丝液,将配制好的纺丝液放入滚筒中进行定向接收,得到定向聚合物纤维,配制的纺丝液,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物质组成:可纺聚合物9%~40%,溶剂60%~91%,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2,制备复合纤维:
称取BN纳米片,加入到溶剂中,再加入改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纤维浸渍包覆溶液,将步骤1得到的定向聚合物纤维浸入纤维浸渍包覆溶液,浸渍一段时间后取出干燥,重复多次浸渍干燥过程,得到复合纤维;
步骤3,二次覆盖处理:
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纤维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后取出,用紫外灯照射,然后干燥,得到二次覆盖的复合纤维;
步骤4,复合纤维叠层热压:
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纤维沿纤维方向进行叠层,通过热压处理,得到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可纺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乳酸、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为水、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滚筒的转速为1500~3500r/min,纺丝电压为18~24Kv,纺丝距离为12~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BN纳米片尺寸为20~100nm,改性剂为氢氧化钠, KH-57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为水、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BN纳米片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10%~30%,改性剂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0.1%~1%,溶剂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69%~8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渍时间为20~60s,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0.5~2h,重复次数为3~5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3%~15%,其余为蒸馏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浸渍时间为5~10s,紫外灯照射时间为5~30min,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1~4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蜂窝状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热压时间为30~60min,热压温度为120~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61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多层淋膜复合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撕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