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飞灰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6541.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堃;刘娟;孔松涛;蔡萍;雷贞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5/02;F23J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张文军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垃圾 分类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飞灰处理系统,包括排烟管道(1),该排烟管道(1)的进烟端与焚烧炉(2)顶部连通,该排烟管道(1)沿排烟方向依次设置为余热收集管段(Y)和飞灰收集管段(F),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依次设置有至少两段飞灰收集段;所述飞灰收集段包括飞灰减速段和飞灰聚集回收段,在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内设置有电极净化模块,用于在所述飞灰减速段对烟道中的飞灰进行减速控制,并且对经过所述飞灰聚集回收段的飞灰进行聚集和回收;
在所述排烟管道(1)进烟端端部还设置有旁通管道(3),该旁通管道(3)的出风口与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前端连通,该旁通管道(3)用于将所述焚烧炉(2)排出的烟气直接传输至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对粘黏在所述排烟管道(1)上飞灰进行加热,使其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净化模块包括两组电极组和一对电极板(J2);
所述两组电极组设置在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所在的排烟管道(1)内壁,每一组所述电极组分别设置有N条电极(J1),两组电极组的电极交替设置,相邻两条电极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每条所述电极(J1)所在平面均与所述排烟管道(1)延伸方向相垂直,每一组电极组对应连接有一相电源;
一对所述电极板(J2)设置在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所在的排烟管道(1)外壁,该对电极板所产生的电场方向与所述排烟管道(1)的重力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聚集回收段所在的所述排烟管道(1)底部管壁沿径向方向从前端向后端逐渐扩张,形成导流槽,在该导流槽末端所在排烟管道(1)上开设有飞灰收集口,该飞灰收集口处安装有飞灰收集装置(4);
所述飞灰收集口处的排烟管道(1)内壁还设置有飞灰过滤网(5),该飞灰过滤网(5)的迎风面朝向所述飞灰减速段,所述飞灰过滤网固定在反吹扫支管上,所述反吹扫支管的出风口嵌设在所述飞灰过滤网(5)的背风面上,所述反吹扫支管与所述旁通管道(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收集装置(4)包括壳体(41)和设置在壳体(41)下部的灰斗(42),在所述壳体(41)上部开有接灰口,该接灰口正对所述飞灰收集口;
在所述壳体(41)内设置有滚筒(43),所述滚筒(43)正对所述接灰口;
所述滚筒(43)包括空心柱状的滚筒支架和包覆在该滚筒支架外部的滚筒壳体,所述滚筒支架经滚筒驱动杆与滚筒驱动电机(44)连接;
所述滚筒支架内部形成电极腔,在该电极腔内穿设有支撑架(46),所述滚筒(43)相对所述支撑架(46)转动,在所述支撑架(46)上固定设置有静电发生器(45),该静电发生器(45)设置在所述接灰口正下方,且该静电发生器(45)的产生的电场方向分布且穿过所述接灰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收集管段(F)中的最后一段飞灰收集段为末端飞灰收集段,该末端飞灰收集段后端还设置有飞灰回流段,该飞灰回流段所在的排烟管道(1)内壁设置有两组反向电极组,每一组反向电极组分别设置有M条反向电极(J3),两组反向电极组的反向电极交替设置,相邻两条反向电极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每条所述反向电极(J3)所在平面均与所述排烟管道(1)延伸方向相垂直,每一组反向电极组对应连接有一相反向电源;
相邻两条所述反向电极(J3)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条所述电极(J1)之间的距离;
所述反向电极(J3)的反向电源电压大于所述电极(J1)的电源电压;
所述飞灰回流段所在的排烟管道(1)外壁还设置有一对反向电极板(J4),该对反向电极板所产生的电场方向与所述排烟管道(1)的重力方向相平行;
所述飞灰回流段所在的排烟管道(1)底部管壁设置有回流槽,该回流槽所在管壁从排烟管道(1)沿径向从后端向前端逐渐扩张,且该回流槽的回流槽口朝向所述飞灰收集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65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